绿水红桥夹杏花,数间茅屋似仙家

【原文出处】:明·唐寅《题画》

碧绿的河水上架着一座红色的小桥,河的两岸盛开着白色的杏花。小桥那边,几处茅屋隐约可见,好似仙人居住的地方。

诗句描绘了一幅水绿桥红、花繁树茂、茅屋掩映的乡村春景。诗人以“绿”、“红”、“白”(杏花)相映衬,又以数间茅屋置于其中,从取景到着色都很讲究,色彩艳丽,景物错落有致,显示了乡野村庄的可爱。

为您推荐

萍叶软,杏花明,画船轻。双浴鸳鸯出绿汀,棹歌声(诗词描写)

在碧波荡漾的春水上,画船轻轻滑动,鸳鸯双双戏水。 眼前青萍红杏,了人双眼。耳边歌声嘹亮,沁人心脾。 首句写萍叶用“软”,将春草的细柔、稚嫩状出,很是高妙。同样,写杏花用“明”,状其盛艳之态,极富形象。 春水、萍叶、鸳鸯..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飏残红(诗词描写)

描写了一幅清幽、静僻的村野景色。 杏花烂漫的村庄,酒旗迎风招展,宽阔平静的河水似平展的锦缎,伴随清风缓动着,稀稀落落的春花,偶尔飞离枝头,在空中似蝶飘舞。诗句以视觉取象,从不同空间位置表现村野的总貌,再以“残”字轻点..

一去潇湘头欲白,今朝始见杏花春。从来迁客应无数,重到花前有几人(诗词描写)

作者对刘禹锡遭贬深表同情,故在他应诏返京后作此诗表示祝贺。 诗意是:你被贬潇湘,鬓染秋霜,今日始得遇诏还京,同大家共观迎春的杏花。被贬之人何止千万,但生还观花的能有几人?经长年始见杏花迎春,黑发出走,白头方还。 多少..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诗词描写)

薄薄春云笼皓月,杏花满地堆香雪(诗词描写)

薄薄的春云,在夜空慢慢飘游,好似给明月罩上了透明的纱帐。 月光从中射出,静静洒向春园。此时杏花落尽,片片残英,铺满草地,在月光下,如雪似玉,暗香缕缕。诗句意境优美,似一幅典雅的“皓月照香雪”图。 注:香雪,此比作杏花,色白..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诗词描写)

暮春时节诗人回到草堂,见到是黄莺稀少,辛夷花落,杏花飘飞,唯有窗前的幽竹,青翠挺拔,迎接久别而归的主人,不禁使诗人由衷地爱怜。 诗人通过“稀”、“尽”、“飞”,三字一气呵成,既渲染了春光已逝的凋落气氛,又衬托出竹的不畏残..

清明小院杏花开,半启朱扉燕子来(诗词描写)

清明时节杏花盛开,香气袭人。 体态轻盈的春燕低入半掩的朱门,自由自在的来往穿梭。这里用“花开”、“燕子来”表现春光明媚、绚丽多姿。用“半启朱扉”透露庭院恬静、宁馨的气氛。画面一静一动将田园春意,尽收笔底,浑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