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树萧森翳夕阳,山亭野草静含香。

【原文出处】:清·蒲松龄《和张邑侯过明水之作八首》其八

夏日的黄昏,树林枝叶浓密,遮住了落日的余晖。

山亭四周青青的野草,静悄悄地散发着阵阵醉人的清香。这两句诗描写了夏日黄昏里的树丛和野草。诗人并不凭借神奇的想象或惊人的夸饰,而只是运用白描的手法和工整的对偶,就形象地写出了夏日黄昏的那种宁静幽雅的氛围。



注:萧森,阴晦的样子。

翳(yì),遮蔽的意思。



为您推荐

云溪老竹持苦节,玉质萧森出岩穴。

【原文出处】:元·王冕《感竹吟》 在白云缭绕的溪山深处,古老的翠竹节节向上,如碧玉般从岩穴缝隙中傲然挺出。 诗人用多彩的妙笔为读者勾勒了一幅深山劲竹图。画面在着色和构..

夏树萧森翳夕阳,山亭野草静含香。

【原文出处】:清·蒲松龄《和张邑侯过明水之作八首》其八 夏日的黄昏,树林枝叶浓密,遮住了落日的余晖。 山亭四周青青的野草,静悄悄地散发着阵阵醉人的清香。这两句诗描写了..

东风似与行人便,吹尽寒云放夕阳。

【原文出处】:宋·杨万里《丁亥正月新晴晚步二首》其一 东风好象在给行路人提供方便,把天上的寒云吹尽,使傍晚的阳光重放光彩。 这是写春雨过后的黄昏景致。诗人运用拟人的手..

夕阳堪极目,况复近秋残。塞回横烟紫,江清照叶丹。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原文出处】:宋·寇准《书河上亭壁》 作者在河畔亭台远望秋色,只见稀疏的林子外点缀着几株孤树,在萧萧的秋风中挺立着。 夕阳西下照着半边山。诗句写出阔大空远的秋景。 树疏..

雾里山疑失,雷鸣雨未休。夕阳开一半,吐出望江楼。

【原文出处】:清·郑板桥《江晴》 满天云雾茫茫,使人怀疑青山顿失。 雷声轰鸣,雨下个不停。一边还在下雨,一边却露出了夕阳,从雾雨中钻出来的望江楼渐渐清楚可见了。诗句写..

夕阳恋高树,薄暮入青峰。

【原文出处】:清·谭嗣同《道吾山》 西沉的落日象舍不得高树似的,在树梢上迟迟不肯落下去。 薄薄的暮霭则悄悄地走入了青色的山峰间。这两句诗描写黄昏时分山中的景色,诗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