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处】:唐·李群玉《题竹》
夏季即将逝去,秋色初露端倪。
你只须看那一顷青竹,它的枝叶已转成秋时的绿色,碧森森的万千竹竿在风中舞动,飒飒作响,仿佛它们正在驱赶那盛夏的酷暑,迎来九天的凉意。诗句用竹子色泽的变易形象地告示世人:夏时即去,秋季将到。诗句用语峭拔、冷森,令人感到为秋之日已不远了。
注:森风,森森作响的风。
朱夏,指夏季。转,消逝。
为您推荐
【原文出处】:清·郑板桥《江晴》 满天云雾茫茫,使人怀疑青山顿失。 雷声轰鸣,雨下个不停。一边还在下雨,一边却露出了夕阳,从雾雨中钻出来的望江楼渐渐清楚可见了。诗句写..
【原文出处】:唐·王维《送友人归山歌二首》其二 树晻暧兮氛氲,猿不见兮空闻。 万山丛中一片乌云压顶,顿时天地之间,混沌不分。树丛中阴云笼罩,明暗不辨,昏暗异常,只听见..
【原文出处】:唐。刘禹锡《观云篇》 傍晚的云彩,频繁变幻,夕阳的余晖透出云层,温柔多情。 云朵洁白,仿佛凝聚了秋天的清辉。诗句描绘傍晚时的云朵。 前句写云的变幻,后句..
【原文出处】:梁·释惠令《和受戒诗》 秋空辽阔旷荡空气清爽,秋天摇落了树叶,林子也就空疏起来。 诗句描述的是仲秋的景象。一个“秋气爽”,一个“寒林疏”就点明了秋时的自..
【原文出处】:魏·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秋风萧瑟天气寒冷,草木凋零白露变为清霜。 诗句描写了深秋的景色。前句为抽象概括,后句为具体示现。或者说前句为原因,后句为结果..
【原文出处】:清·孔尚任《冒雨过石门山后由横岭口转寺前》 从山头到山脚,雄浑的大山拖曳着长长的绿装。 马鞭在雨中悠然地摇动,路途迢远苍茫。诗句写雨中遥遥无尽的山路。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