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声若万骑,怒夺海门人。

【原文出处】:明·高启《宿汤氏江楼夜起观潮》

汹涌的潮水声势浩大,如千乘万骑奔腾咆哮,愤怒地冲破“海门”滚滚而来。

诗句描绘了夜晚海水涨潮时的壮美景色。诗人先从海潮的声音写起,先声夺人,以“若万骑”作比,写出了海潮来势汹涌。后句“怒夺海门”,更加形象具体地描绘了潮水奔腾之迅急。海岂能有门?但潮水之来,又确与人愤怒时破门而入的举止相似,这又非常形象,这两句诗写海潮,气势雄浑,有一种阳刚之美。

注:海门,海口。



为您推荐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原文出处】:唐·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长江入海处,只见一片苍茫暮色。 江岸上浦树辽远,裹着一片翠烟。惜别之情更是无限的深远,那沾襟的泪水要比飘洒的雨丝还多。诗人..

涛卷海门石,云横天际山。白马走素车,雷奔骇心颤。

【原文出处】:唐·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 钱塘江水势湍急,波涛汹涌,冲刷着海门山石。 龛山、赭山隔江对峙,白云缭绕。不息的江水从两山间奔腾流过,象自马、素牵在急..

节逢重九海门外,家在五湖烟水东。还向秋山觅诗句,伴僧吟对菊花风。

【原文出处】:唐·赵嘏《重阳》 佳节又逢重阳九,人处江湖入海的地方,可家在江苏太湖浩渺的烟水东。 无奈还向秋天的山水寻觅诗句,只能陪伴禅僧饮酒赏菊,吟诗联句。这是一幅..

忽见海门山,思作望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