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处】:梁·江淹《效阮公诗十五首》其三
洁白晶莹的露珠沾湿了庭院中的树木,凉爽的秋风吹动着丝绸衣服。
诗句描绘的是主人公站立在庭院中所见的秋天景象。秋风阵阵,罗衣飘动,挂满露珠的树木飒飒作响,一种悲凉之感顿现。
诗人借自然景象委婉地表达出自己身遭不幸的境况,含蓄蕴藉,余味无穷。“淹”字本用以写水等液体浸没他物,此处用来说明露水之大,从而更加衬托出秋意逼人的环境氛围,是两句诗中炼字最成功之处。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
夜已深沉,万籁俱静。 在空荡荡的园子中,唯有露珠滴落在枯叶上,滴滴嗒嗒,声虽微弱,却分外的清晰。本是自己孑然一身,却还有一位绝迹尘世,犹如闲云野鹤的僧人为邻居。 诗句用烘托手法,写出了羁留异地的悲凉落寂的感触,情真意切..
水珠滴到了玉阶之上,以致浸湿了罗袜。 放下透明的帘子,仍望着窗外皎洁的明月。全诗突出了一个“怨”字,但又不见一个“怨”字。 只通过人物的仪态,身份和她的动作:久站玉阶上,独望明月,不觉寒凉来加以影射。特别是“却下”..
请不要在今晚秋江离别时依依不舍,明日您便可坐船回到长安。 进京后自有歌女为您歌舞,为您劝酒,任凭您观赏品味这一切,而不用再顾及宫外的寒意了。诗句写出对友人的一片深情。“缓”字与“随意”照应,暗示回京后的安适。末..
天边的浮云,近处的城垣倒映在江面,碧波荡漾,幻如白云,城垣在轻摇;月光下的露珠,晶莹玲珑,好似从月亮里滴出。 这是秋月临江古城的神奇美景。两个“白”字的运用,点染了月的皎洁、空的明净。 “空”字显出古城的幽静,“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