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投佛寺上高阁,星月掩映云瞳胧。

【原文出处】:唐·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夜里投宿在衡山的岳寺中,又登上了寺中高阁。

星月的清辉透过云层时隐时现。诗句写诗人登上高阁时所见的秋空夜景。

“掩映”写星光月色,因云气的浮动而隐约不明。诗人准确地表现了雨后夜空云层由厚转稀的变化特点,可见诗人对生活观察之细微。



注:瞳胧(tóng lóng),光线隐约不明亮的样子。



为您推荐

不用移舟酌酒,自有青山绿水,掩映似潇湘(诗词描写)

沧浪亭这里绿竹掩映,水秀山清。 在此对酒当歌,怡然自乐,胜似潇湘名胜,何必移舟他处,另寻佳境呢?词人寓情于景,情随景致,表达了作者陶醉于自然,安于隐居闲适的思想感情。 注:潇湘,本指发源和流经广西、湖南交界处的潇、湘二水..

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纱游女。避行客、含羞笑相语(诗词描写)

在萧飒荒凉的江岸上,忽然出现了三两成群结伴的少女。 她们天真活泼,浣纱归来,含羞避客,却不停地说笑,为客观景物增添了生气,亦牵动着游子的乡思之愁。这里以浣纱女的无忧无虑反透出行旅之人的心情。 与苏轼《蝶恋花》:“墙..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诗词描写)

诗句以开阔的景色,写从京城长安到大江之滨的江陵,柳在春天里,或明或暗,柔条垂拂;从北到南,参差生长,一片勃勃生机。 注:章台,汉代京城长安街道名。该街多柳树,唐时称为“章台柳”。 郢路,战国时楚国建都于郢,今湖北江陵。 李..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诗词描写)

引之傍山来,垂流落庭中。宿雾含朝光,掩映如残红。有时散成雨,飘洒随清风。

【原文出处】:唐·元结《引东泉作》 我将东泉水傍山引来,让它垂直流进庭院之中。 那飘落而下的泉水,时时散发出濛濛雾气。霞光闪耀,色彩绚丽,好象悬挂着一道雨后残虹。有时..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原文出处】:唐·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此为作者远眺之景:只见大江两岸的连绵山野,长满了红彤彤的枫树。 千枝万枝的红枫叶,使漫山遍野一片绚烂。江上长桥在枫叶的掩映下..

泉流掩映在木杪,有若白鸟飞林间。

【原文出处】:唐·元结《宿丹崖翁宅》 那悬挂在丹崖前的泉流掩映在树梢头中一闪一闪地流泻着,就好象是一只欢快鸣叫的白鸟飞到了树林中。 诗句描绘出丹崖飞泉的别致之处,烘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