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同江水白山来,千里奔流昼夜雷。襟带北庭穿碛下,动摇东极蹴天回。

【原文出处】:清·吴兆骞《混同江》

滔滔滚滚的松花江水从长白山而来,千里奔流,昼夜不息,涛声如雷。

它就象是“北庭”的襟带一样,穿过砂石直流而下,一直向东,波涛动荡,同遥远的天边相撞在一起。这首诗描写松花江的景色。作者从它的源头写起,主要是为了后面写它的绵长、辽阔以及它的动态和蓄势。“雷”字比喻涛声,如在耳朵边,而“蹴天”就更为形象奇特,这波涛不仅象人一样会“蹴”,而且还能“蹴天”,这是何等的神力!

注:混同江,此指松花江。

北庭,汉时指匈奴所居之地,此指东北。蹴(cù),踢,踏。



为您推荐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词描写)

九曲黄河源出险峻的山脉,似从天而降,奔腾咆哮流向东海,一泻千里不复还。 诗人借黄河之水东流不返,慨叹人生易逝,年华难再。语句气势宏大,境界雄浑,黄河的奇伟壮观,在诗人笔下得到绝妙地表现,令人叹为观止。 注:天上来,古人以..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诗词描写)

两句诗写凌晨前所闻所见。 诗人流落异地,寓居夔州西阁,在雪光明朗如昼的寒冬夜晚,五更时分,听到军中的报时鼓声和号角声此起彼伏,顿觉悲壮感人。仰望天穹,银河澄澈,群星参差,映照三峡,这些星星在湍急的江水中摇曳不定。用对仗..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原文出处】:汉乐府《怨歌行》 将那齐地的纨素裁制成绘有合欢花样的扇子,它团团圆圆的样子就象一轮明月。 出入时愿你郎君藏在袖中,随时摇动为你带来微微凉风。前两句以“..

混同江水白山来,千里奔流昼夜雷。襟带北庭穿碛下,动摇东极蹴天回。

严冬阴风劲,穷岫泄云生。昏曀无昼夜,羽檄复相惊。

【原文出处】:唐·陈子昂《感遇》其三十九 阴霾的冬天,北风呼啸,冷气浸人。 云气从荒僻的山穴中团团喷泄而出,遮天蔽日,终日昏天昏地,分不出是白昼还是黑夜。只有往来传递..

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原文出处】:南朝宋·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诗》 高耸的庐山不分日夜遮蔽着日光月影,山顶上不分冬夏终年覆盖着霜雪。 诗句描写庐山之高峻,不同凡响。“蔽日月”、“共霜..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原文出处】:唐·李白《将进酒》 黄河的水,就好象从高远的天空上滚滚涌来,激流奔腾不息,一直流向大海,永不回还。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古往今来它孕育出多少英雄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