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处】:明·袁宏道《游惠山作》其二
雪后青山渐暖,渐渐披上了迎春的绒妆。
漫山野草疏黄浅绿杂染在一起,不禁使人产生爱怜之情。这是作者登上惠山见到初春之景时的即兴之作。他分别从感觉、视觉起笔,写出了感觉中春来时的山暖,也写出了视觉中春降时的草色。两句诗虽无一处露出“春”字,但无处不透露出春的信息。写春用“暖”字,只是凡语,但用“鲜”字,却给人以凸现的印象。“疏黄浅绿”是初春时草色的特点,从中可见作者用词的准确。
注:怜,爱怜。
为您推荐
【原文出处】:元·袁桷《居唐关》 巍峨的太行山是千山万岭的头领,群山起伏,犹如无数匹奔腾的骏马在高高低低地朝它叩拜。 这两句诗写太行山的山势高大,构思非常巧妙。作者并..
【原文出处】:宋·苏辙《东湖》 在清风的吹拂下,湖面上微微荡起一层涟漪。 湖水茫茫,无边无垠,远远望去象镜面一样平整,也没有一丝音响。鳖在水边的沙地上缓慢地爬行着,偶..
【原文出处】:宋·王令《次韵子权京口夜宿见寄》 寂静而微寒的江面上,游船已经很少了,我的小船静静地漂在江面上。 望着远处青翠的山峦,我心中又涌起了波澜。诗句描写夜泊寒..
【原文出处】:唐·戎昱《霁雪》 傍晚,北风卷走了寒云。 雪过天晴,江面上云烟消散,江边的柳条格外的轻柔袅娜。房檐前的片片残雪无人清扫,映得书房的窗户整夜通明。诗句写霁..
【原文出处】:唐·杜甫《长江二首》其一 几条河流会集在涪州、万州,竞相向瞿塘峡奔腾流去。 这是描写长江三峡中的瞿塘峡的诗句。众水会集,争赴一门,可见江水浩浩荡荡的迅疾..
【原文出处】:北周·庾信《奉和山池诗》 荷花丛中袭来的清风惊飞了正在池中洗浴的群鸟。 在池中小桥的倒影处,聚集了密密稠稠的一群游鱼。诗句描写了山池中优美恬静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