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原文出处】:南朝宋·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诗》

高耸的庐山不分日夜遮蔽着日光月影,山顶上不分冬夏终年覆盖着霜雪。

诗句描写庐山之高峻,不同凡响。“蔽日月”、“共霜雪”可见岭之雄奇,笔势陡起,将深山之中的晦暗、冷寒氛围突现于读者眼前。“昼夜”、“冬夏”拉开时间长度。四者本无法共存,却用“蔽”、“共”相连缀,并以“日月”、“霜雪”稍加点染,就抓住富有特征性的庐山景观了。

两句诗给人总的感受是:庐山绝顶自成天地,清幽异常。诗句在时空方面跨度极大,因此气势非凡。



为您推荐

严冬阴风劲,穷岫泄云生。昏曀无昼夜,羽檄复相惊(诗词描写)

严寒凛冽的冬天,从山谷中吹来的风猛烈刺骨。 荒僻的深山之中冒出的云雾,弥漫升腾。整个天空一片昏暗,分不清昼夜,连调兵的将官都有些惊惧。这是描写军队在恶劣天气中行军的诗句,诗人抓住了冬天风“劲”、天“昏”的特点进..

城头画角三四声,匣里宝刀昼夜鸣。

【原文出处】:唐·高适《送浑将军出塞》 边地城头号角声声响起,令人斗志激昂。 刀匣中的战刀闪闪发光,日夜鸣叫,似要跃出刀匣投入到战士手中,让他们提着它奔赴战场。诗人用..

混同江水白山来,千里奔流昼夜雷。襟带北庭穿碛下,动摇东极蹴天回。

【原文出处】:清·吴兆骞《混同江》 滔滔滚滚的松花江水从长白山而来,千里奔流,昼夜不息,涛声如雷。 它就象是“北庭”的襟带一样,穿过砂石直流而下,一直向东,波涛动荡,..

严冬阴风劲,穷岫泄云生。昏曀无昼夜,羽檄复相惊。

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原文出处】:南朝宋·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诗》 高耸的庐山不分日夜遮蔽着日光月影,山顶上不分冬夏终年覆盖着霜雪。 诗句描写庐山之高峻,不同凡响。“蔽日月”、“共霜..

流波不暂住,中带日月光。

【原文出处】:清·吴嘉纪《渡江》 滚滚流动的波涛连一会儿的工夫都不肯停,水波中还带着日月的光辉。 这两句描写了作者渡江时所见到的江水的景色。这两句似乎都有所本,前句同..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原文出处】:战国·屈原《离骚》 日月匆匆地不肯停留,春天与秋天在轮番交替。 诗句以拟人的手法描述了时间的不肯留驻,从而表达出了诗人要尽早实现理想的紧迫感。另外,在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