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处】:晋·傅玄《放歌行》
空旷的田野多么萧条,环顾四望,不见一个人影。
只见狐狸的足迹布满在各处,虎豹也成群出没。诗句描写旷野的冷落荒僻景象。前句用程度副词“何”表示感叹,使诗句的景物描写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空旷萧条的巨大空间与渺小孤独的只与狐迹虎豹相伴的诗人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愈见田野之空廓,愈见诗人之悲哀。
注:生人,活着的人。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
都护刚灭胡,军营中士卒战马出气也畅快。 胡虏踏起的泥尘已净,激战的沙场一片萧条,天山显得更加孤傲突兀。诗句写战斗胜利后的宁静的气氛,意境雄壮,反衬出将士得胜后的喜悦之情。 “尘净”喻敌方暂时不敢轻举妄动,“山孤”..
鸱鸮一类的怪禽,在空旷的原野上鸣叫。 又值夕阳下山,天空渐渐黑暗,孤独的行人此时此刻倍感惊恐。诗人以清冷的手笔描摹了山区的幽深僻远,写声写景,均骇人听闻,可见诗人对生活感受的敏锐。又能着意炼字炼句,“恐”字便为一例..
这是杜甫自伤不遇之作。 诗写曲江秋高气清,群芳萧条,菱荷随风枯折倒伏水中,游子空叹白发已半。诗人触景生情,感慨自己已至暮年,无所成就。以菱荷暗喻自己生活的漂泊,表达了孤寂、苦闷之情。 注:二毛,指半老之人,老人因发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