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原文出处】:宋·翁卷《山雨》

一夜之间,整个山林星明月白,既没有云气也没有雷声。

天刚亮的时候却忽然看到溪水流急,这才知道是别的山中下雨了。诗句写他山暴雨引起溪流陡涨。“亦无雷”三字说明当时正是雷雨季节,只是此地没打雷罢了。天明见“溪流急”才知他山降雨而使这里的溪水也暴涨了。

于此,他山上雷雨大作的情形似可想见。这是用溪水间接写雨的表现方法。

注:平明,天刚亮的时候。

为您推荐

有时忽惆怅,匡坐至夜分。平明空啸咤,思欲解世纷(诗词描写)

有时忽然悲哀,夜不能寐,只好坐到夜半,黎明时分又大声呼喊。 为何这样做?只因思考如何解除当世的纷争局面。诗人以忧虑、难眠、呼喊等一系列活动构成悬疑,最后点破题旨,这种渲宾烘主的手法,既引人入胜,又主旨鲜明。 注:啸咤..

寒雨连天夜入湖,平明送客楚山孤(诗词描写)

吴地的夜晚,秋雨绵绵,寒气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 翌日天晓,送友登程,遥望晨雾中迷濛孤独的楚山,不禁联想起友人旅途的孤单。送别环境渲染了孤独和寂寞。诗句由“入”转到“送”,遥遥相应,转承自然,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

平明露滴垂红脸,似有朝愁暮落悲(诗词描写)

早起观花,只见露珠坠于木芙蓉粉红的脸上,似乎在为自己暮时即将衰败而感伤悲泣。 诗人把自己对花卉的爱怜之情融入景物描写之中,把它拟成双颊红润泪水汪汪的美人,说她似乎早晨盛开时就在忧愁傍晚即落,禁不住悲泣。“朝愁暮..

云气接昆仑,涔涔塞雨繁(诗词描写)

咫尺江湖尽,寻常鸥鸟飞。山光全在掌,云气欲生衣。

【原文出处】:唐·张祜《题王右丞山水樟子二首》其二 画面很小却容纳了偌大的水波浩瀚的江湖,平日里常见的鸥鸟飞翔在江湖的水面上。 在画上,整个大山的风光全都能聚拢在手掌..

金城十二重,云气出表里。万户如不殊,千门反相似。车马若飞龙,长衙无极已。

【原文出处】:齐·王融《望城行》 金陵高耸着十二道城墙,里城外城到处云气蒸腾。 市面上排列着千家万户,似乎家家住房的格局都相同,大门的式样更是很相象的。大街上车来马往..

瘦铁一枝横照水,疏花点点耐清寒。雪晴月白孤山下,几度清香拄杖看。

【原文出处】:元·王冕《白梅》 在清冷的寒气里,疏花点缀着的一枝劲挺的枝条斜映在水中。 雪晴月明之时,诗人在孤山脚下曾几度伴随着淡淡的清香拄杖观赏。这首诗描写一枝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