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朔日昼如晦,青天无云欲见沫,仰望中天知日食,日食之余如月朏。

【原文出处】:清·归庄《日食》

十月初一的白天,昏暗如同夜晚,青天连一点云丝也没有,可是却若明若暗,模糊不清。

仰望天空方知是日食,但见剩余的日光,就好象月亮初升时发出的光亮一样微弱。诗句真实、细致地描绘了日食时太阳发生的变化。诗人采取倒叙笔法,先写果,后叙因,避免了平铺直叙。

注:沫(mèi),同昧,微暗,不太透亮。朔日,夏历每月的初一日。朏(fěi),新月开始发光。

为您推荐

桂殿长愁不记春,黄金四屋起秋尘。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官里人(诗词描写)

幽居于长门宫的宫女,已经记不清度过了多少个春秋。 黄金雕镂的屋宇中,落满灰尘,无尽的忧愁只有埋在心里。夜深人静,只有明月照在孤寂的宫文身上,何年何月,才能结束这幽禁的生活?诗人对长门宫人寄予了深切的同情。“独照”..

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诗词描写)

南宋胡铨因上书反对议和,被削职除名,远遣新州。 词人站在爱国抗敌的立场上,作《贺新郎》赠给友人,以壮此行。此二语是说,词人仰视穹苍,遥想民族兴衰嬗变的历史,顿觉百感交集,慷慨不已。 仁人志士应当心系国家大事,怎么肯如儿..

云归碧海夕,雁没青天时。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诗词描写)

夕阳西下,白云飘向碧海,大雁从蓝天飞逝。 在这苍茫的秋色里,寂寥的黄昏中,与友人告别。从此天各一方,迢迢万里,留下的只是茫茫无尽的迷惘的思念。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散,意味着彼此再重逢的开始。 李白《秋日鲁都尧祠亭上..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诗词描写)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春天无到时(诗词描写)

李白流放被赦出三峡时,曾感情奔放地写过“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明快诗句。 而当被罪行过三峡时,则是只见巫山夹青天,巴水就这样永无休止地奔流。巴水迅速飞流有尽头,可青天却没有到头的时候。 诗句写李白流..

青天无云月如烛,露泣梨花白如玉(诗词描写)

夜空青青,没有一丝浮云。 那天边的残月,如烛火闪烁,发出淡淡的幽光。片片盛开的梨花,雪白如玉。晶莹的露珠似一滴滴青泪从梨花瓣上落下,闪着点点银光。诗句如一曲小夜曲,生动描绘出春天夜色梨园的美景,洋溢着幽雅的诗境。将..

万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诗词描写)

碧山似万里浮云收卷起来,蓝天中一轮孤月高悬。 月光苍凉,银河清澄,北斗参差,金星闪烁。这是一幅明洁清冷的月夜丹青。 这是想象出的王十二在别后思念李白时的景色,不言而喻,此曲笔乃在巧妙的烘托王十二品格的高洁和怀念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