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三月巫峡长,皛皛行云浮日光。

【原文出处】:唐·杜甫《即事》

暮春三月,巫峡白天的时间显得很长。

日光浮在白云上明洁耀眼,慢慢飘过。上句点明时间、地点,下句描写雨前的特有景物。

因要落雨,所以云“行”;因“云浮日光”,所以“皛皛”。

两句诗并不刻意去写景物,但于极自然的叙写中却能别具一种风采。

“皛皛”两字,用以状写云在日光的映衬下光洁明亮的洋子,十分准确。

注:巫峡,长江上游三峡之一。

皛皛(hǎo),明洁的样子。



为您推荐

暮春鸳鸯立洲渚,挟子翻飞还一丛。

【原文出处】:唐·杜甫《暮春》 暮春时鸳鸯、鹭鸶等水鸟立在水中的小洲上。 其中有一群挟妻带子翻飞而过。这是一种对比描写。立在洲渚上的鸳鹭、鹭鸶本已给人一些孤单之意,而..

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鳞。

【原文出处】:唐·杜甫《丽人行》 这些衣饰华贵的妇人身穿着精致的罗衣在暮春的阳光下走动,遍身光彩熠熠。 在罗衣上还有用金银丝线绣成的孔雀和麒麟。孔雀为罕见的禽鸟,麒麟..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原文出处】:唐·杜甫《丽人行》 这些美丽的女子身着华贵的罗衣,罗衣上有金银丝绣成的孔雀和麒麟,在薄暮的春色中闪烁着炫目的光芒。 诗句描摹了贵族女子的时髦衣着,暗寓对..

暮春三月乱江水,劲橹健帆如转机。

杨花惹暮春。

【原文出处】:唐·王维《送邱为往唐州》 杨花招引了暮春的降临。 这是写暮春之景的佳句。其中“惹”字用得最妙。本是暮春导致了杨花的飘洒,现在反过来说是杨花招引了暮春的来..

英英白云浮在天,下无根蒂旁无连。

【原文出处】:宋·王安石《白云》 轻盈明亮的一朵白云,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飘游。 它下无根,旁无牵挂,随意飘荡。诗人以极其平淡的语言描绘了这朵白云,把白云写得那么幽闲,..

花台欲暮春辞去,落花起作回风舞,榆荚相催不知数,沈郎青钱夹城路。

【原文出处】:唐·李贺《残丝曲》 春光已逝,落花却无力地随风飘旋飞舞,仿佛要把春光留住似的。 但是缤纷的榆钱互相催促着落满小路,春光怎能留得住呢?诗句描写的是暮春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