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处】:唐·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昨夜和煦的东风吹拂武昌,空气中充满温暖的气息,地头上那成行的杨柳,喜吐新芽,远远望去,一片鹅黄淡金色仿佛给大地镶上了金边。
诗句写东风催发柳芽,大地披上新装。以黄金色”,状初生之柳叶,确切形象,逗人喜爱。“入”字将东风化作可见之物,能步入武昌,用字新奇。两句诗写出作者对春回江汉大地时的一片喜悦之情。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
银河洒落的千万条雨丝经一阵阵东风吹过,凝成雪片满空轻舞如飞絮,恰好在无从得到春消息的时候出现这六瓣的花朵,象鹅毛鹤羽一样的洁白、轻盈。 句中以“柳絮”、“六花”来写雪花的形态,形象工细,最后用比喻写雪花的轻盈、..
东风吹万物,可却偏偏不能把忧愁吹走。 春昼渐长,却偏带给诗人更多愁恨。“东风”、“春日”能给人美好的感觉,可由于诗人积结的忧愤十分深重,故而迁怒于东风、春日,怪其不把愁吹去,而把恨引长。诗句表现了诗人独特的沟思,新..
友人久别,对月思念,当年月下相遇、城中桥上共游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使相思之情倍增。 作者思念久别友人,却不直抒胸臆,只是再现当年共游的情景,把相思、怀旧之情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诗句看似平常却奇崛,手法新颖。 注:..
这是诗人闺怨之作的名篇。 巧妙地刻画了一位“闺中少妇”心理活动的过程,由“不曾愁”到“悔教”的变化。春光融融,杨柳青青,无忧无虑的少妇将自己打扮起来,登楼眺望。 忽然看到了街头的柳色,顿时感到自己辜负了大好春光..
春花常开,秋月常明,最易引起词人无限美好的回忆;小楼长夜,东风轻吹,又能勾起多少伤心的往事?“何时了”三字,抒写了触景生情、忧痛难忍的愁苦心境。 末句以“不堪”二字将亡国之君抚今追昔的巨大悲痛和盘托出,由此,从反面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