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名言出处】: 《论语·子路第十三》

【译】: 名分不正,说话就不顺当;说话不顺当,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制度就兴办不起来;礼乐制度兴办不起来,刑罚就不能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会无所措手足了。

【注】: 孔子语。 无所措手足:连手足都不知道往哪放好,形容坐立不安。

为您推荐

【无所措手足】成语解释及古文出处

措:放置。 手脚不知该放在哪里。形容不知该怎样办才好。《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三国·蜀·诸葛亮《将苑·腹心》:“夫为将者,必有腹心、耳目、爪牙。无腹心者,如人夜行,无所措手足。”毛泽东《关于..

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译义及出处)

中(zhòng):得当。 |刑罚不得当,老百姓就不知怎么办好。|表示治国当量刑适中,不能枉滥。 语出《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邢昺疏:“刑罚枉滥,则民蹐地局天,动罹刑网,故无所错其手足也。”《颜氏家训·治家》..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名言出处】: 《论语·子路第十三》 【译】: 名分不正,说话就不顺当;说话不顺当,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制度就兴办不起来;礼乐制度兴办不起来,刑罚就不能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会无所措手足了。 【注】: 孔子语。 无所..

法令者,治恶之具也,而非至治之风也。是以古者明王茂其德教而缓其刑罚也。

措手不及俗语释义及例句注释

茅草里杀出个李逵(1) 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2) 【释义】: 形容事情突然发生,来不及应付。 【注释】: (1)李逵:《水浒传》人物,绰号黑旋风。 后参加起义军成为重要将领。他善使板斧,勇猛无畏。 (2)程咬金:《说唐》..

无所措手足的释义、出处及例句

【释义】: 措:放置。 没有地方放手和脚。形容没有办法,不知如何是好。 。 【成语出处】: 《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例句】: ①宋·苏轼《论纲梢欠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