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之者人也,生死者命也。

【名言出处】: 《孔子家语·在厄第二十》

【译】: 做事,在于人;而生死,却在于天命。

【注】: 《荀子·宥坐》:“为不为者,人也;遇不遇者,时也;死生者,命也。”《说苑·卷十七·杂言》:“为不为者,人也;遇不遇者,时也;死生者,命也。有其才,不遇其时,虽才不用;苟遇其时,何难之有?”

为您推荐

枯骨死草,何知而凶!

【名言出处】: 《论衡·卜筮第七十一》 【译】: 枯朽的骨头、死掉的草茎,怎么知道就不吉利! 【注】: 枯骨:指占卜用的龟版。 死草:指占卜用的蓍草。 此引姜太公语,周武王伐纣,事先占卜一下,结果是“大凶”,姜太公推开占卜用的..

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名言出处】: 《论语·八佾第三》 【译】: (如果)得罪了上天,(就)没有地方祈祷了。 【注】: 孔子语。 天:一语多关,既可以指老天爷,也可以指天理,还可以指国君。原文是孔子回答王孙贾的话:“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名言出处】: 《中庸·第一章》 【译】: 天命就是“性”,遵循天性就是“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自己就是“教”。 【注】: 天命:天理,儒家认为天理表现为阴阳、五行,上天把天理赋予人,形成人的仁、义、礼、智、信的品德,这就..

天不人不因,人不天不成。

初生之鸟,不习罗,而骇于见人者,其惊心卵而具也;初乳之狼,不尝血味,而怒于见羊者,其猛心胎而具也。人性之刚柔善恶,未必皆习也,其胎卵者实

【名言出处】: 《叔苴子·内篇卷一》 【译】: 刚孵出来的鸟雏,没有经历过网罗和弓箭,但却见了人就惊骇,(这说明)它那见人惊骇的心是在卵中就具备的;刚生下来的狼崽,没有尝过血的味道,但却见了羊就发怒,(这说明)它那凶猛的心性..

凡人之质量,中和最贵矣,中和之质,必平淡无味,故能调成五材,变化应节。

【名言出处】: 《人物志·卷上·九征第一》 【译】: 大凡人的资质器量,中正平和是最为可贵的了,中和的品质,必定是平淡无味的,所以能够培养成具有勇、智、仁、信、忠五种德行的人才,适应形势的变化。 【注】: 五材:五种德行,..

能辞万钟之禄于朝陛,不能不拾一金于无人之地;能谨百节之礼于庙宇,不能不弛一容于独居之余。盖人情每狎于所私故也。

【名言出处】: 《慎子·逸文》 【译】: 能够在朝廷上辞掉万钟粮食的俸禄,(却)不能在没有人的地方不去拾取“一金”;能够在庙堂上谨守各种礼节,(却)不能在独处时不放松一下威仪。这大概是人的性情常常在个人独处时容易轻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