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而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名言出处】: 《老子·四十一章》

【译】: 上士听了道的言论,(真正理解了,于是)努力地去实行;中士听了道的言论,(不能完全理解,于是)将信将疑;下士听了道的言论,(根本不理解,以为大而无当,于是)大肆地嘲笑它——(如果他们)不笑,(那就)不足以成为道!

【注】: 上士:上等的士。士指奴隶主和地主阶级的文士,即知识分子。

为您推荐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

【名言出处】: 《孟子·第三篇公孙丑上》 【译】: (一个人如果)没有同情的心理,不算是个人;没有羞耻的心理,不算是个人;没有推让的心理,不算是个人;没有是非的心理,不算是个人。同情的心理,是仁德的萌芽;羞耻的心理,是道义的萌芽..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名言出处】: 《论语·季氏第十六》 【译】: 君子有九种考虑:看(的时候)考虑(看得)明白,听(的时候)考虑(听得)清楚,脸色表情(要)考虑到温和,容貌态度(要)考虑到恭敬,说话(要)考虑到忠诚,做事(要)考虑到严肃认真,有了疑难(要)..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名言出处】: 《中庸·第二十章》 【译】: 喜爱学习就接近于智慧,尽力实行就接近于仁爱了,知道羞耻就接近于勇敢了。知道了这三点,就知道如何修养自身;知道如何修养自身,就知道如何统治别人;知道如何统治别人,就知道如何统治..

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勇胆猛戾,则辅之以道顺;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卑

夫钟之音,怒而击之则武,忧而击之则悲,其志变者,声亦随之。故志诚感之,通于金石,而况人乎?

【名言出处】: 《孔子家语·六本第十五》 【译】: 那大钟发出的声音,发怒时敲击它(声音)就显得威武,忧伤时敲击它(声音)就显得悲哀,人的心志改变了,声音也随之(改变)。所以说心志真诚的感化,(可以)通达于金石,更何况人呢?..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名言出处】: 《新书·卷五·保傅第三十四》 【译】: 自幼养成的习性(就)如同先天具有的品性一样,习惯了(就)如同自然的一样。 【注】: 引孔子语。《汉书·贾谊传》“惯”作“贯”,《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少成若..

飘瓦击人,虚舟触己,虽有忮心而不怨者,以彼无情于击触也。

【名言出处】: 《刘子·去情第三》 【译】: (自动)飘落的瓦击伤了人,无人驾御的船撞了自己,即使有嫉恨之心却不怨恨,因为飘瓦虚舟是无心击人撞人的。 【注】: 忮(zhì)心:嫉恨之心。《庄子·达生》:“虽有忮心者,不怨飘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