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好之人,戚施之所妒也;贤知之士,闟茸之所恶也。

【名言出处】: 《盐铁论·非鞅第七》

【译】: 品貌俱佳的女人,是佝偻驼背的丑人所嫉妒的;贤能智慧的士人,是下材不肖的人所厌恶的。

【注】: (tà)茸:又作“阘(tà)茸”,指下材不肖的人。

为您推荐

不悦则常怀烦懑,多见不平,多见非理,色不和,言不顺。处君臣之间,必不相爱;处父子之间,必不相亲;处夫妇之间,必不相宜;处兄弟之间,必不相

【名言出处】: 《潜书·悦入第十四》 【译】: 不喜悦就会常常怀有烦恼,所见事物多感不平,所见事物多觉得不合理,态度不和善,言语不投合。处于君臣之间,必定不会彼此敬爱;处于父子之间,必定不能彼此亲爱;处于夫妇之间,必定不会彼..

君子之修行也,其未得之,则乐其意;既得之,又乐其治。是以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小人则不然,其未得也,患弗得之;既得之,又恐失之。是以有

【名言出处】: 《孔子家语·在厄第二十》 【译】: 君子修身行德,在他没有得到(官职的时候),则以自己的意志为快乐;得到之后,又为自己的治事而快乐。因此有终身的快乐,没有一日忧愁。小人却不是这样,在他没有得到(官职的时候)..

沉于乐者洽于忧,厚于味者薄于行,慢于朝者缓于政,害于国家者危于社稷。

【名言出处】: 《管子·中匡第十九》 【译】: 沉溺在宴乐之中的人,对于忧虑(也会)感到和乐;对饮食的味道要求醇厚的人,在德行上(就)不厚道;对于早朝怠慢的人,对于政事(也会)怠慢;对国和家有危害的人,对国君的政权(也会)有危害..

贫者,士之常也;死者,人之终也。处常待终,当何忧乎?

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

【名言出处】: 《论语·季氏第十六》 【译】: 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有三种。以得到礼乐的调节为快乐,以宣扬别人的好处为快乐,以多结交贤良的朋友为快乐,(就)有益了;以骄傲为快乐,以纵情游荡为快乐,以饮食荒淫为快乐,(..

虽为门守,欲不可去;虽为天子,欲不可尽。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道者,进则近尽,退则节求。天下莫之若也。

【名言出处】: 《荀子·正名第二十二》 【译】: 即使做守门的小卒,(他的)欲望也是不能去掉的;即使做天子,(他的)欲望也是不能满足的。欲望虽然不能满足,(但)可以接近于满足;欲望虽然不能去掉,(但)对欲望的追求可以节制。(对..

攫金于市者欲心胜而不知有羞恶,求珠于渊者利心专而不顾其沉溺。

【名言出处】: 《省心录》第七十八条 【译】: 在集市上抢夺别人金子的人,贪欲之心太强于是不知道有羞恶;在深渊中探取珍珠的人,获利之心纯笃于是不顾自己有沉溺(的危险)。 【注】: 攫金于市:《列子·说符》:“昔齐人有欲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