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必中务,不苟为辩;行必思善,不苟为难。

【名言出处】: 《管子·法法第十六》

【译】: 言论必须切中时务,不苟且强辩;行为必须考虑做好事,不苟且敬惧。

【注】: 难:通“”(nǎn),恐惧,敬惧。

为您推荐

有其德而无其言,君子耻之;有其言而无其行,君子耻之。

【名言出处】: 《孔子家语·好生第十》 【译】: 有那样的品德却没有那样的言语,君子对此感到耻辱;有那样的言语却没有那样的行动,君子对此感到耻辱。 【注】: 孔子语。《说苑·卷十六·谈丛》第173条引为:“有其位,无其言,君..

言美则响美,言恶则响恶;身长则影长,身短则影短。名也者,响也;身也者,影也。故曰:慎尔言,将有和之;慎尔行,将有随之。

【名言出处】: 《列子·卷八·说符》 【译】: (发出的)言辞美好,回音就美好;(发出的)言辞丑恶,回音就丑恶。身材高,影子就长;身材矮,影子就短。名声就是回音,自身的遭遇就是影子。所以说:谨慎你的言辞,将有应和它的;检点你的行为..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名言出处】: 《论语·为政第二》 【译】: 多听听(别人的意见),保留有怀疑的地方,对于其他(足以自信的部分)说出来时也要谨慎,就能减少错误;多看看(别人的行事),保留有怀疑的地方,对于其他(足以自信的部分)实行的时候也要谨..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

有兼德之明而无奋矜之容,有兼覆之厚而无伐德之色。说行则天下正,说不行则白道而冥穷。是圣人之辨说也。

【名言出处】: 《荀子·正名第二十二》 【译】: 有兼听各家言论的明智,而没有傲慢自是的态度;有包容各家学说的度量,而没有自夸美德的神色。学说能实行,天下就走上正道;学说不能实行,就(向天下)宣传自己的道,而自身隐居起来。..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名言出处】: 《荀子·荣辱第四》 【译】: 和人说善良的话,比穿着棉衣还要温暖;用话来伤人,比长矛刺得还要深。 【注】: 与人善言:一解作“用好话赞许别人”。与,赞许。 伤人之言:王念孙认为“之”本作“以”,“今本‘以’作..

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辩;与辩者言,依于安;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豪;与贫者言,依于利;与勇者言,依于敢;与愚者言,

【名言出处】: 《邓析子·转辞第二》 【译】: 和智慧的人言谈,要依靠广博;和广博的人言谈,要依靠口才好;和口才好的人言谈,要依靠平静安稳;和地位高的人言谈,要依靠威势;和富足的人言谈,要依靠豪奢;和贫穷的人言谈,要依靠利益;和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