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之曲喙跂距者,羽类畏之;兽之方喙钩爪者,毛群畏之;鱼之哆唇锯齿者,鳞族畏之;人之言口谗谀者,人其畏之。

【名言出处】: 《刘子·伤谗第三十二》

【译】: 鸟嘴钩曲、距趾跂出的,鸟类的动物怕它;野兽嘴巴方、爪指钩的,兽类动物怕它;鱼嘴唇张开、有锯形牙齿的,鱼类动物怕它;人嘴好说别人坏话的,人们也会畏惧他。

【注】: 喙(huì):鸟、兽的嘴巴。 哆(chǐ)唇:嘴唇张开。

为您推荐

三监谗圣人,周公奔楚;后母毁孝子,伯奇放流。

【名言出处】: 《论衡·累害第二》 【译】: 三监谗毁圣人周公,使周公逃亡到楚国;后母诋毁孝子伯奇,使伯奇被流放。 【注】: 三监:周武王灭商后,把商王的旧地分给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让他们监督商朝遗民,称为“三监”..

三人成虎,十夫揉椎。众口所移,毋翼而飞。

【名言出处】: 《战国策·秦策三·秦攻邯郸》 【译】: 三个人传说集市上有老虎,大家就会相信,集市上有老虎的谎言就成了事实;十个人传说大力士能把铁锤折弯,大家就会相信,于是大力士能折弯铁锤的谎言就成了事实。众人之口可..

直不疑未尝有兄,而谗者谓之盗嫂;第五伦三娶孤女,而世人谮其挝妇翁。

【名言出处】: 《刘子·伤谗第三十二》 【译】: 直不疑不曾有哥哥,而进谗言的人却说他私通嫂子;第五伦三次娶妻(都)是孤女,而世俗的人却诋毁他殴打老丈人。 【注】: 语出《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直不疑:汉代南阳人,文帝..

行有四仪:一曰志动不忘仁,二曰智用不忘义,三曰力事不忘忠,四曰口言不忘信。慎守四仪,以终其身,功名之从之也,犹形之有影,声之有响也。

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俗谓之穷,通也;行不诚义,动不缘义,俗虽谓之通,穷也;然则君子之穷通,有异乎俗者也。

【名言出处】: 《吕氏春秋·卷十九·二曰高义》 【译】: 君子自有其行为准则,举动必须遵循道义,行为必须忠于道义,世俗虽然认为它行不通,(但君子却认为)是行得通的;行为不忠于道义,举动不遵循道义,世俗虽然认为它行得通,(但君..

不踬于山,而踬于垤。山者大,故人顺之;垤微小,故人易之也。

【名言出处】: 《韩非子·六反第四十六》 【译】: (人)不会被山绊倒,却会被土堆绊倒。(这是因为)山高大,所以人对它小心谨慎;土堆小,所以人对它掉以轻心。 【注】: 踬(zhì):跌倒,绊倒。 垤(dié):小土堆。 顺:通“慎”。 本条..

语不可尽,机不可或露。语尽则人得以乘其会,机露则物得以探其蕴。《易》曰:“几事不密则害成。”曰:“括囊无咎。”

【名言出处】: 《海樵子》 【译】: 话语不可全部说出来,机密不可有所泄露。话语说尽,别人就得以钻你的空子,机密泄露,别人就得以窥探你的奥妙。《周易》上说:“重要的事情不保密就会造成危害。”又说:“像扎好口袋一样闭口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