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臣之谏君,有五义焉:一曰谲谏,二曰戆谏,三曰降谏,四曰直谏,五曰风谏。唯度主而行之,吾从其风谏乎。

【名言出处】: 《孔子家语·辨政第十四》

【译】: 忠臣劝谏国君,有五种正确的方式:一是隐言曲折地进谏,二是刚正直率地进谏,三是和悦地进谏,四是直言其过地进谏,五是巧言讽喻地进谏。只是估量君主的情况来进行,我赞从那讽喻地进谏。

【注】: 孔子语。《说苑·卷九·正谏》第1条:“谏有五:一曰正谏,二曰降谏,三曰忠谏,四曰戆谏,五曰讽谏。孔子曰:‘吾其从讽谏乎!’”《白虎通德论·谏争篇》:“一曰讽谏,二曰顺谏,三曰规谏,四曰指谏,五曰陷谏。” 降(xiáng)谏:和颜悦色、平心静气地进谏。 风谏:用委婉的态度及言辞,通过比喻和暗示等方法来劝谏。风,通“讽”;《诗经·周南·关雎序》:“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

为您推荐

明王圣主好闻其过,忠臣孝子言无隐情

贤明、聪慧的君主喜爱听到别人指出他的过失,忠臣孝子讲话不会隐蔽实情。 《后汉书·郎传》:“臣闻明王圣主好闻其过,忠臣孝子言无隐情。臣备生人伦视听之类,而禀性愚悫,不识忌讳,故出死忘命,恳恳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