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者愿得裘不愿得火,热者愿得荫不愿得风。火非不可以济寒,然火灭而寒自存,有裘而暖自足其中矣;风非不可以苏暑,然风息而暑复至,得荫而凉自足
【注】: 冷的人愿意得到皮袍而不愿得到火,热的人愿意得到树荫而不愿得到风。火不是不可以救助寒冷,然而火灭了而寒冷仍然存在,有了皮袍那么温暖自然足以在其中了;风不是不可以散暑热,然而风停了而暑热又到了,得到树荫那么凉爽自然足以在其中了。苏暑:散去暑热。苏,通“疏”,散开。
【名言出处】: 《叔苴子·外篇卷一》 【译】: 吃草根嚼树皮,连毛带血生吃禽兽,都可以解饿,那么养护生命的东西不是非五谷不可的,但只有五谷和于肠胃;用兽皮、乱絮裹束(身子),用毡子和兽毛皮盖着(身子),都可以抵御寒冷,那么遮蔽..
【名言出处】: 《刘子·从化第十三》 【译】: 秤即使再公正,(也)不能没有一毫一厘的差错;钧、石即使再平正,(也)不能没有一抄一撮的差错。 【注】: 钧石:古代重量(容量)单位,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装满之后,用“概”刮平,但不论..
【名言出处】: 《世说新语·赏誉第八》 【译】: 高高耸立的千丈松树,虽然有很多节目,(但是)用在构筑大厦上,(却)可以作为栋梁。 【注】: 森森如:森森然,高耸的样子。 磊砢(luǒ):形容植物多节,如同累石之状。 节目:树木枝干交..
【名言出处】: 《韩非子·五蠹第四十九》 【译】: 住在山上到谷里取水的人,每逢节日就用水相互赠送;住在洼地遭受水灾的人,(却)雇人来挖沟(排水)。 【注】: 膢(lóu):古代楚国农历二月祭祀饮食神的节日。 腊:古代农历十二月..
【名言出处】: 《说苑·卷十六·谈丛》 【译】: 江河泛滥,不过几天;狂风暴雨,一会儿就完了。 【注】: 《文子·微明》:“江河之大溢,不过三日;飘风暴雨,日中不出须臾止。”《淮南子·道应训》:“江河之大也,不过三日;飘风暴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