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善如不及,见恶如探汤

看到好人好事,常恐自己赶不上似的;看到坏人坏事,好象将手碰到沸水一样,赶紧避开。

意谓看见好的,就应赶快学习;看见坏的,就应引起警惕,不去干它。《论语·季氏》:“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恶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后汉书·党锢列传》:“臣闻仲尼之言,‘见善如不及,见恶如探汤。

’欲使善善同其清,恶恶同其污,谓王政之所愿闻,不悟更以为党。”

为您推荐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只是恭敬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徒劳;只是谨慎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畏缩;只是勇猛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混乱;只是直率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尖刻。 《论语·泰伯》:“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

民人以食为天

人民以食物为依靠。 意谓粮食是人民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东西。《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臣闻知天之天者,王事可成;不知天之天者,王事不可成。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汉书·郦食其传》:“臣闻之,知天之天者,王事..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事物发展到了尽头,就会发生变革,变革后就畅通无阻,畅通了就能持久地维持下去。 《易·系辞下》:“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后汉书·冯衍传》:“故《易》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若夫知其不可而必..

患生于忿怒,祸起于纤微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教育学生不到他苦思苦想而仍然领悟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告诉他一个角是什么样的,他不能由此推知其它三个角,就不再教他了。《论语·述而》:“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

不知其子,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左右

不了解他儿子的为人怎样,可看他结交的朋友;不了解领导的为人怎样,可看他周围的人。 意谓每个人都会受他所接近的人的影响,因此从他所接近的人身上也可以看出他的为人。《荀子·性恶》:“传曰:‘不知其子,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

经目之事,犹恐未真;背后之言,岂能全信

自己亲眼看到的事,尚恐未必真实;背后听说的话,怎能全部相信?说明凡事都须深入调查分析,点滴见闻不足为凭。 明·施耐庵《水浒·第二十六回》:“武松在厅上告禀,催逼知县拿人。谁想这官人贪图贿赂,回出骨殖并银子来,说道:‘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