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良药虽然是苦的,但有利于治疗疾病;诚恳的劝告、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虽然不舒服,但对人们的进步是有好处的。

《孔子家语·六本》:“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汤武以谔谔而昌,桀纣以唯唯而亡。”《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于耳,而明主听之,知其可以致功也。

”《三国志·吴书·孙奋传》:“夫良药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

为您推荐

【忠言逆耳】成语解释及古文出处

[结构] 主谓式。 [释义] 诚恳劝告的话,往往听起来不顺耳。指规谏的话刺耳,不易被人接受。 忠言:诚恳劝告的话。逆耳:听起来不舒服。 [出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人而已己疾也;忠言拂于..

【良药苦口】成语解释及古文出处

[结构] 主谓式。 [释义] 能治病的好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中肯的劝戒听着不舒服却很有好处。 [出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 ” [功能、例句] ①作主语。《说话要讲..

哑子谩尝黄蘖味,难将苦口对人言(译义及出处)

谩:作“漫”。 枉,徒然。黄糵(bò):一作“黄柏”。 落叶乔木,树皮可入药,味苦。 |哑巴吃了黄柏,嘴里很苦,但说不出来。 |比喻有苦难言。语出《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府尹叠成文案,奏过朝廷。部复申详,倒下圣旨,说:‘崔宁..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译义及出处)

忠言逆耳利于行(忠言逆耳)(典故)

《孔子家语·六本》:“孔子曰:‘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忠言:诚恳劝告的话。逆耳:不顺耳。指忠告的话虽然不顺耳,但有利于改正错误和缺点。后因以“忠言逆耳利于行”作为诚恳但刺耳的话,有利于改正..

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汤武以谔谔而昌,桀纣以唯唯而亡。

【名言出处】: 《孔子家语·六本第十五》 【译】: 良好的药在口中味苦却有利于治病,忠诚的话不顺耳却有利于办好事情。商汤王、周武王因为臣下直言敢谏而昌盛,夏桀王、殷纣王因为臣下唯唯诺诺而灭亡。 【注】: 孔子语。..

忠言逆耳利于行

忠实的话听来不大顺耳,但它却有利于人的行为。 《史记·留侯世家》:“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建具知太子之谋欲杀汉中尉,即使所善寿春庄芷以元朔六年上书于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