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焉而各得其性之所近,要在用其所长而藏己之所短则可,护其所短而毁人之所长则不可

各人所学习的东西,应取与他性情相接近的来学。

重要的在于发挥他的长处,而避开他的短处;如果顾全他的短处而毁掉他的长处,那是不可以的。清·袁枚《小仓山房文集·再与沈大宗伯书》:“天地间不能一日无诸题,则古今来不可一日无诸诗。人学焉而各得其性之所近,要在用其所长而藏己之所短则可,护其所短而毁人之所长则不可。”

为您推荐

人必有所不能也,而后有所能。世之无所不能者,世之一无所能者也

人们必然有不懂的地方,然后才会去学习技能。 如果说世界上有人什么东西都懂得,这个人实际上是什么也不会的。清·袁枚《小仓山房文集·答友人某论文书》:“人必有所不能也,而后有所能。世之无所不能者,世之一无所能者也。..

难试易验之事,而轻以言抑人异能,此犹以己智任天下之事,不易其道以御难尽之物,此所以多废也

把容易证明的事情看得很难,随便用冷言冷语来压抑那些才能出众的人,这就好象依靠了个人的智慧来包办天下一切的事情,用一成不变的方法来对待无穷无尽的事物,这样,事情自然就办不好了。 晋·傅玄《马钧传》:“难试易验之事,而..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木头以绳墨为准则,经斧锯才能使它平直;刀剑要经过磨刀石才能使它锋利;有德行的人,学问既要广博,还要经常从实践中检验和省察自己,这样,认识才能提高,在实际行动中才能少犯错误。 《荀子·劝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别人学一次就会的,我就下功夫学它一百次;别人学十次才会的,我就学它一千次。 如果真的按照这个办法去做,即使愚笨也一定会变得聪明,即使软弱也一定会变得坚强。《礼记·中庸》:“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

小人所好者利禄,所贪者财货;君子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品行低下的人,追求的是个人利益和财富,而品行高尚的人则严守道义,忠于事业,讲究信用,并且珍惜自己的名誉和节操。 《宋史·欧阳修传》:“小人所好者利禄,所贪者财货,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

人能改过自佳,然必深知其非,有所不安于心,而后从谏如流,非可随声附和

人能改正错误自然是好的,然而必须深刻地知道它的不对,心中感到不安,然后接受别人的意见就如流水一样畅快,而不是随便敷衍了。 清·袁枚《小仓山房文集·答蕺园论诗书》:“若夫迂袭短文,貌为理语者,虽未尝不窜名儒林,然非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