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原文及赏析)

【原文】: “爰有大物,非丝非帛,文理成章;非日非月,为天下明。生者以寿,死者以葬。城郭以固,三军以强。粹而王,驳而伯,无一焉而亡。臣愚不识,敢请之王。



王曰:“此夫文而不采者与?简然易知而致有理者与?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与?性不得而若禽兽,性得之则甚雅似者与?匹夫隆之则为圣人,诸侯隆之则一四海者与?致明而约,甚顺而体,请归之礼。”——《礼》。

。【译文】: “有一种东西,不是丝也不是帛,但是它的花纹却组成鲜明的色彩;不是太阳也不是月亮,却能为天下人照亮。活着的人因此而得以长寿,死去的人因此而得以安葬。城墙因此而坚固,三军因此而强大。把这种东西实行得纯粹就能称王,实行得驳杂不纯只能称霸,一点也不实行就要灭亡。我愚昧不认识这种东西,冒昧地请教大王。



大王说:“这是那种有文理而没有色彩的东西吧?是那种简单明了而有深刻道理的东西吧?是那种君子所崇敬而小人所不愿实行的东西吧?是那种人的本性不能获得它就像禽兽一样,而获得它就会特别端正庄重的东西吧?是那种庶民尊崇它就会成为圣人,而诸侯尊崇它就会统一天下的东西吧?这是极明确而简约的,很顺利地就能领悟,请把它归到礼中。”——本篇篇名是《礼》。



。【评介】: 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将荀子列为十大辞赋家之首。

这首先是因为把赋作为一种文体而在篇名中标出者,荀子是第一人。其次,荀赋已经具备了主客问答,体物写志的特点。在赋的发展史上,荀子的赋有开创意义,值得特别重视。

荀赋一共五篇,依次是《礼》、《知》、《云》、《蚕》、《箴》。

每篇都是臣问王答。问话从各个方面描绘一个谜面,然后由王根据谜面进行分析,最后揭出谜底,表明作者的一种主张和理想。刘勰概括荀子这一特点是:“荀结隐语,事义自怀”,“遁辞以隐意,谲譬以指事”。

荀子主张“礼治”,主张用礼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的安定。《荀子·礼论》中说:“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用礼义“治乱”,这就是荀子的主张。本文首先运用比衬的手法,对他所极力推崇的礼加以描述:“非丝非帛,文理成章。非日非月,为天下明。”这种东西比丝帛色彩鲜明,比日月的光还亮,突出了它的超然独处的地位。然后,又用铺陈的手法,从各个方面暗示这种东西的重大社会作用:“生者以寿,死者以葬。城郭以固,三军以强。粹而王,驳而伯,无一焉而亡。

”这种东西可以养人民,强国家,王天下,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臣的提问围绕礼而不点明是礼,这就造成一种悬念,使人急于知道这种东西究竟是什么。

最后由王来点明这种东西就是可以使匹夫成为圣人,使诸侯统一天下的礼,从而达到申明作者政治主张的目的。



荀子的赋,每篇的篇名均在最后。

本文最后一个“礼”字,即是本篇的标题。

为您推荐

王寂(原文及赏析)

【生卒】:1128—1194 【介绍】: 字元老。 蓟州玉田(今河北玉田县)人。生于金太宗天会六年,卒于章宗明昌五年,享年67岁。海陵炀王天德三年(1151)进士及第。 历任太原祁县令、通州刺史、中都副留守、中都路转运史等职。..

元好问(原文及赏析)

【生卒】:1190—1257 【介绍】: 字裕之,号遗山。 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县)人。祖系北魏的拓跋氏,乃唐诗人元结后裔,系元德明之子。 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卒于元宪宗七年(1257),享年六十八岁。他自幼好学,七岁能诗,受教..

李俊民(原文及赏析)

【生卒】:1176—1260 【介绍】: 字用章,号鹤鸣老人。 泽州晋城(今属山西)人。生于世宗大定十六年,卒于元世祖中统元年,享年八十四岁。 他自幼勤学苦读,成绩过人。 金章宗承安五年(1200),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应奉翰林文字。..

耶律铸(原文及赏析)

郝经(原文及赏析)

【生卒】:1222—1275 【介绍】: 字伯常,泽州临川(今山西陵川县)人。 生于金宣宗元光二年(1223),卒于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享年五十三岁。他是元好问的老师——郝天挺之孙,曾受教于好问。金亡后,家徙顺天,生活贫苦。 于..

刘因(原文及赏析)

【生卒】:1249—1293 【介绍】: 初名骃,字梦骥,又字梦吉,号静修。 河北保定容城人。生于元定宗后称制二年(1249),卒于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享年四十五岁。 三岁识字,过目能诵。六岁写诗,七岁作文,落笔有神。 年刚二十,天..

赵秉文(原文及赏析)

【生卒】:1159—1232 【介绍】: 字周臣,晚年自号闲闲老人。 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生于金海陵王正隆四年,卒于哀宗天兴九年,享年74岁。他幼年勤学苦读,十七岁参加乡试,名列榜首。 世宗大定二十五年二十七岁时中进士,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