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原文及赏析)

【原文】: “皇天隆物,以示下民,或厚或薄,常不齐均。桀纣以乱,汤武以贤。涽涽淑淑,皇皇穆穆,周流四海,曾不崇日。

君子以修,跖以穿室。

大参乎天,精微而无形。

行义以正,事业以成。可以禁暴足穷,百姓待之而后宁泰。

臣愚不识,愿问其名。”

曰:“此夫安宽平而危险隘者邪?修洁之为亲而杂污之为狄者邪?甚深藏而外胜敌者邪?法禹舜而能弇(yǎn)迹者邪?行为动静待之而后适者邪?血气之精也,志意之荣也。百姓待之而后宁也,天下待之而后平也。明达纯粹而无疵,夫是之谓君子之知。

”——《知》

。【译文】: “上天尊崇大物,将它施给下土百姓,有人得的丰厚有人得的微薄,常常不能整齐均匀。夏桀殷纣因此而昏乱,商汤周武因此而贤明。昏乱和美好,凄惶和沉静,流遍全中国,竟不能有一天的停顿。君子因此而刻苦钻研,跖因此而破门盗窃。

这种东西说它大可以和上天相匹配,却又细小到好像没有形体。

行为和仪容因此而端正,事业因此而获得成功。这种东西可以用来使强暴禁止使贫穷者富足,老百姓很好地对待它就能宁静太平。我愚昧无知不认识这种东西,希望向您问问它的名字。”

大王说:“这就是那种能够分辨宽阔平坦是安全而不平狭窄是危险的东西吧?是那种能够亲近操守清白之人而疏远混浊不清之人的东西吧?是那种能够深藏于内里而外露可战胜敌手的东西吧?是那种能够效法禹和舜并且能够承袭他们业绩的东西吧?是行为动静很好地对待它就会更加合宜的东西吧?这是感情的精华,意志的花朵。百姓很好地对待它就会安宁,普天下很好地对待它就会太平。

明白通达精美无瑕而没有任何值得挑剔之处,君子的知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啊。

”——本篇篇名是《知》

。【评介】: 这是荀赋中的第二篇,仍然是采用君臣对话的形式对“知”加以铺陈。

荀子是一位唯物主义哲学家。本文开篇第一句“皇天隆物”的天,指的是自然界。他在《天论》中说:“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这些都是客观物质世界的正常现象,并不神秘。

他说的“知”,即“智”,则是指人的智能,人对外界事物的认识能力。荀子认为这种智能来自后天的学习和实践。

他在《劝学》中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又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里的“所学”就是学习;“善假于物”就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

本文的问话部分首先强调人们从大自然获得的智能厚薄不同,因此人的认识能力和运用这种能力改造世界的本领也就有差异。

“桀纣以乱,汤武以贤”,“君子以修,跖以穿室”。答话部分在从各个角度描绘“知”的时候,突出强调了大智的重要性。

获得了大智就能“安宽平而危险隘”,“百姓待之而后宁”,“天下待之而后平”。“知”能治国安民平天下,从而进一步宣扬了荀子唯物主义认识论主张。

为您推荐

王寂(原文及赏析)

【生卒】:1128—1194 【介绍】: 字元老。 蓟州玉田(今河北玉田县)人。生于金太宗天会六年,卒于章宗明昌五年,享年67岁。海陵炀王天德三年(1151)进士及第。 历任太原祁县令、通州刺史、中都副留守、中都路转运史等职。..

元好问(原文及赏析)

【生卒】:1190—1257 【介绍】: 字裕之,号遗山。 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县)人。祖系北魏的拓跋氏,乃唐诗人元结后裔,系元德明之子。 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卒于元宪宗七年(1257),享年六十八岁。他自幼好学,七岁能诗,受教..

李俊民(原文及赏析)

【生卒】:1176—1260 【介绍】: 字用章,号鹤鸣老人。 泽州晋城(今属山西)人。生于世宗大定十六年,卒于元世祖中统元年,享年八十四岁。 他自幼勤学苦读,成绩过人。 金章宗承安五年(1200),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应奉翰林文字。..

耶律铸(原文及赏析)

郝经(原文及赏析)

【生卒】:1222—1275 【介绍】: 字伯常,泽州临川(今山西陵川县)人。 生于金宣宗元光二年(1223),卒于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享年五十三岁。他是元好问的老师——郝天挺之孙,曾受教于好问。金亡后,家徙顺天,生活贫苦。 于..

刘因(原文及赏析)

【生卒】:1249—1293 【介绍】: 初名骃,字梦骥,又字梦吉,号静修。 河北保定容城人。生于元定宗后称制二年(1249),卒于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享年四十五岁。 三岁识字,过目能诵。六岁写诗,七岁作文,落笔有神。 年刚二十,天..

赵秉文(原文及赏析)

【生卒】:1159—1232 【介绍】: 字周臣,晚年自号闲闲老人。 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生于金海陵王正隆四年,卒于哀宗天兴九年,享年74岁。他幼年勤学苦读,十七岁参加乡试,名列榜首。 世宗大定二十五年二十七岁时中进士,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