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欲赋(原文及赏析)

【原文】: 夫何淑女之佳丽,颜以流光。

历千代其无匹,超古今而特章。执妙年之力盛,性聪惠以和良。

禀纯洁之明节,后申礼以自防。重行义以轻身,志高尚乎贞姜。情私悦其美丽,无须臾而有忘。思《夭桃》之所宜,愿《无衣》之同裳。

怀纡结而不畅,魂一夕而九翔。出房户以踯躅,睹天汉之无津。伤匏瓜之无偶,悲织女之独勤。

还伏枕以求寐,庶通梦而交神。

神忽怳而难遇,思交错以缤纷。遂终夜而靡见,东方旭以既晨。

知所思之不得,乃抑情以自信。。【译文】: 贤良的女子多么美好,容颜俏丽光彩照人。

历览千载没有人能和她媲美,超越古今格外出众。正当全盛的妙龄,生性聪慧而又温柔贤淑。坚持纯洁的操守,然后又施展礼义自我设防。重视行为合于道义,轻视自身,志向比贞洁的名门姜氏还要高尚。我内心爱她的美丽,心中没有一刻把她遗忘。想到《诗经·桃夭》篇那个“宜其室家”的好姑娘,真希望像《诗经·无衣》篇所述的情况一样,和她同穿一件衣裳。

胸中情思缭绕不能舒畅,灵魂一夜之间九次向她飞翔。走出房门徘徊不进,看着眼前的银河找不到渡口,像难以与织女晤面的牛郎。

既自悲像寂寞空悬的匏瓜,遇不到赏识者,又同情织女孤独的殷切思恋。回到室内躺在枕上想要入睡,希望在梦中神魂交往。

可是,她的神灵也是那样恍忽不定,难以相遇,这使我思绪错杂,情怀纷乱。就这样,一夜也未能梦见心中的人,东方旭日升起又是一天的早晨。

深知思念的人没有办法获得,于是才在纸上宣泻一番,借以抑止强烈的情欲。

。【评介】: 这是一篇抒情小赋。

毫无掩饰地直陈作者对一位秀外惠中的佳人的思恋之情。先是写她的外貌之美超古迈今,禀赋优异、深明礼义、守身如玉;然后写自己对她如醉如痴的思恋。

自己深爱其美、刻骨铭心。希望与之结成夫妻,同甘共苦。

然而,天不从人愿,只能日夜忍受着牛郎织女般分隔的煎熬。万般无奈,又寄希望于梦,结果梦里依旧无缘得见。最后,希望断绝,只能诉之于笔墨,借以克制自己的情欲。

赋中的美人,无论有无生活原型,显然是经作者理想化了的形象。开篇即捧出一位溢彩流光,古今无匹的美神,真有惊魂摄魄的效果。接下来,又以“妙年”、“聪慧”、“纯洁”、“重义”将这位美神镶嵌、装点得表里澄澈、高不可攀。虽然形象远不够丰满,个性还未能凸现,但以如此简洁的文字,勾勒出这般美好的形象,也算得上有匠心了。

当然,此赋最成功的部分还是那些描述作者迷醉于情的章句。

从这种不加掩饰、淋漓倾泻并带有迷醉、痴狂的爱情表诉方式中,我们可以体察到作者那喷薄欲出的恋情与欲望。值得注意的是,赋中用来“止欲”的方法并非传统的息欲绝念、修真养性的堵塞法,而是诉之以文,倾之以情,塑造生动的文字形象的渲泄法。这是颇有现代意识的止欲方法。

此外,赋中的一些描写独出心裁,也很有影响。

我们可以从作者逝世十一年后,曹植所作《洛神赋》中看到此赋的影子。除总体建构的类似外,一些句子也有相似之处。

如此赋有“伤匏瓜之无偶,怨织女之独勤”之句,《洛神赋》也有“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这样相似的句子。

钱钟书先生还指出,此赋“还伏枕以求寐,庶通梦而交神”一段,在《关雎》“寤寐思服,展转反侧”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创造,“于不能寐之前平添欲通梦一层转折。

后世师其意境者不少。”(《管锥编》)

《止欲赋》是一篇有特色、有影响的作品,然而;其先天弱点也昭然若揭。无论从形象刻画还是从思想内容看,都还没有真正潜入社会生活,而明显带有文人弄笔的气息。例如:这篇赋的核心是写失恋之情的,按说,热恋得不到结果,或是因生活与理想的悬殊差距,或是因横亘恋人之间的巨大社会、自然障碍,而此赋竟然一无交待,也无暗示,甚至不出怨言,这就大大影响了其恋情的深度。

为您推荐

王寂(原文及赏析)

【生卒】:1128—1194 【介绍】: 字元老。 蓟州玉田(今河北玉田县)人。生于金太宗天会六年,卒于章宗明昌五年,享年67岁。海陵炀王天德三年(1151)进士及第。 历任太原祁县令、通州刺史、中都副留守、中都路转运史等职。..

元好问(原文及赏析)

【生卒】:1190—1257 【介绍】: 字裕之,号遗山。 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县)人。祖系北魏的拓跋氏,乃唐诗人元结后裔,系元德明之子。 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卒于元宪宗七年(1257),享年六十八岁。他自幼好学,七岁能诗,受教..

李俊民(原文及赏析)

【生卒】:1176—1260 【介绍】: 字用章,号鹤鸣老人。 泽州晋城(今属山西)人。生于世宗大定十六年,卒于元世祖中统元年,享年八十四岁。 他自幼勤学苦读,成绩过人。 金章宗承安五年(1200),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应奉翰林文字。..

耶律铸(原文及赏析)

郝经(原文及赏析)

【生卒】:1222—1275 【介绍】: 字伯常,泽州临川(今山西陵川县)人。 生于金宣宗元光二年(1223),卒于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享年五十三岁。他是元好问的老师——郝天挺之孙,曾受教于好问。金亡后,家徙顺天,生活贫苦。 于..

刘因(原文及赏析)

【生卒】:1249—1293 【介绍】: 初名骃,字梦骥,又字梦吉,号静修。 河北保定容城人。生于元定宗后称制二年(1249),卒于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享年四十五岁。 三岁识字,过目能诵。六岁写诗,七岁作文,落笔有神。 年刚二十,天..

赵秉文(原文及赏析)

【生卒】:1159—1232 【介绍】: 字周臣,晚年自号闲闲老人。 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生于金海陵王正隆四年,卒于哀宗天兴九年,享年74岁。他幼年勤学苦读,十七岁参加乡试,名列榜首。 世宗大定二十五年二十七岁时中进士,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