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固撰《汉书·艺文志》,是以刘歆的《七略》为蓝本,每类书目后面的论述,不一定都是班固自己的意见,很可能还是刘歆的原文,如对屈原、司马相如的评价,《汉书·艺文志》中讲:“大儒孙卿及楚臣屈原,离谗忧国,皆作赋以风,咸有侧隐古诗之义。其后,宋玉、唐勒;汉兴,枚乘、司马相如,下及扬子云,竞为侈丽闳衍之词,没其风喻之义。”这和班固《离骚序》、《离骚赞序》、《汉书·司马相如传赞》中对屈原、司马相如的评价相抵牾。
如果说《汉书·艺文志》中的论述是班固的意见,那只能说其观点前后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在《汉书·艺文志》中,班固不仅赞同扬雄把赋分为“诗人之赋”和“辞人之赋”,也赞同扬雄把屈原的辞赋作为“诗人之赋”的代表作,把宋玉、唐勒、枚乘等人的辞赋作为“辞人之赋”的代表作。在如何划分“诗人之赋”与“辞人之赋”问题上,班固在扬雄观点的基础土,又提出了一些新见解。扬雄认为赋的共同特点是“丽”,而“则”与“淫”是划分“诗人之赋”与“辞人之赋”的界线。
班固划分“诗人之赋”与“辞人之赋”,主要看其有没有讽喻意义,虽与扬雄意思大致相同,标准却更加明确。其次,对“丽”的追求上,“诗人之赋”与“辞人之赋”也不尽相同。
班固认为宋玉、唐勒、枚乘、司马相如及扬雄,这些“辞人”作赋“竞为侈丽闳衍之词”,即竞尚富艳藻绘,喜好淫泰夸丽之声,正如后人所指出的那样,刻意追求语言形式,唯恐“一语未新”、“一字未巧”、“一联未偶”、“一韵未协”。“诗人之赋”的语言特点如何,班固虽未讲,但看得出“诗人之赋”虽也有“侈丽闳衍之词”,但并非“竞为”所致,其辞大都为作者感怀所驾驭,所以情真意切而辞诚,言词表现出的朴素、自然之美,如司马迁评屈原作品辞:“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这就更清楚地看出“诗人之赋”与“辞人之赋”存在着文风上的区别,所以说班固对赋的认识比扬雄更前进了一步。
为您推荐
【生卒】:1128—1194
【介绍】: 字元老。
蓟州玉田(今河北玉田县)人。生于金太宗天会六年,卒于章宗明昌五年,享年67岁。海陵炀王天德三年(1151)进士及第。
历任太原祁县令、通州刺史、中都副留守、中都路转运史等职。..
【生卒】:1190—1257
【介绍】: 字裕之,号遗山。
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县)人。祖系北魏的拓跋氏,乃唐诗人元结后裔,系元德明之子。
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卒于元宪宗七年(1257),享年六十八岁。他自幼好学,七岁能诗,受教..
【生卒】:1176—1260
【介绍】: 字用章,号鹤鸣老人。
泽州晋城(今属山西)人。生于世宗大定十六年,卒于元世祖中统元年,享年八十四岁。
他自幼勤学苦读,成绩过人。
金章宗承安五年(1200),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应奉翰林文字。..
【生卒】:1222—1275
【介绍】: 字伯常,泽州临川(今山西陵川县)人。
生于金宣宗元光二年(1223),卒于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享年五十三岁。他是元好问的老师——郝天挺之孙,曾受教于好问。金亡后,家徙顺天,生活贫苦。
于..
【生卒】:1249—1293
【介绍】: 初名骃,字梦骥,又字梦吉,号静修。
河北保定容城人。生于元定宗后称制二年(1249),卒于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享年四十五岁。
三岁识字,过目能诵。六岁写诗,七岁作文,落笔有神。
年刚二十,天..
【生卒】:1159—1232
【介绍】: 字周臣,晚年自号闲闲老人。
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生于金海陵王正隆四年,卒于哀宗天兴九年,享年74岁。他幼年勤学苦读,十七岁参加乡试,名列榜首。
世宗大定二十五年二十七岁时中进士,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