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原文及赏析)

【生卒】:989—1052

【介绍】: 字希文,祖籍邠州(今属陕西),移居吴县(今江苏苏州市)。

少孤贫,学习刻苦。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登进士第。仁宗庆历元年(1041)以龙图阁直学士的身份,与韩琦并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使西夏不敢进犯。

庆历三年(1043)任参知政事,力主革新政治,曾提出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长官、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等10项改革主张,因受吕夷简为首的保守派反对,未被采纳。于是请求外任。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都有善政。死于青州,谥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一生致力于政治改革,同时主张诗文革新,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行者之一。他斥责“词多纤秽,言不及道”的不良文风,主张文章“应于风化”,认为虞夏之书,足以明帝王之道”;而“南朝之文足以知衰靡文化”(《奏上时务疏》)。

范仲淹兼工诗词散文。其诗多反映民间疾苦,表现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其《海上渔者》1篇,最为有名。词仅存5首,但都属精粹佳作,以《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最为脍炙人口。

早期以边塞生活入词,突破词作仅限于男女风月的藩篱,对开拓词的题材,提高词的意境,均起了示范的作用,对后来的苏轼、王安石等人的词作有一定影响。他的散文,以抒发个人政治怀抱的《岳阳楼记》为代表,抒写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和抱负。文中多用四言,杂以排偶,铺叙藻饰,写景壮丽,为历代传诵。

范仲淹的赋,除《明堂赋》、《灵乌赋》等少数篇章外,都是律体。

其特点是往往能借题发挥,表示自己的政治见解,如《天骥呈才赋》、《临川羡鱼赋》、《金在熔赋》等。这些赋作,颇能显示自己的人格和抱负。

格调往往比较高。范赋遣词造句,往往于谐整之中见劲健,又往往以纵横的议论胜人,与后来苏轼的律赋一起在宋代律赋中自成一派。

为您推荐

王寂(原文及赏析)

【生卒】:1128—1194 【介绍】: 字元老。 蓟州玉田(今河北玉田县)人。生于金太宗天会六年,卒于章宗明昌五年,享年67岁。海陵炀王天德三年(1151)进士及第。 历任太原祁县令、通州刺史、中都副留守、中都路转运史等职。..

元好问(原文及赏析)

【生卒】:1190—1257 【介绍】: 字裕之,号遗山。 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县)人。祖系北魏的拓跋氏,乃唐诗人元结后裔,系元德明之子。 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卒于元宪宗七年(1257),享年六十八岁。他自幼好学,七岁能诗,受教..

李俊民(原文及赏析)

【生卒】:1176—1260 【介绍】: 字用章,号鹤鸣老人。 泽州晋城(今属山西)人。生于世宗大定十六年,卒于元世祖中统元年,享年八十四岁。 他自幼勤学苦读,成绩过人。 金章宗承安五年(1200),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应奉翰林文字。..

耶律铸(原文及赏析)

郝经(原文及赏析)

【生卒】:1222—1275 【介绍】: 字伯常,泽州临川(今山西陵川县)人。 生于金宣宗元光二年(1223),卒于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享年五十三岁。他是元好问的老师——郝天挺之孙,曾受教于好问。金亡后,家徙顺天,生活贫苦。 于..

刘因(原文及赏析)

【生卒】:1249—1293 【介绍】: 初名骃,字梦骥,又字梦吉,号静修。 河北保定容城人。生于元定宗后称制二年(1249),卒于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享年四十五岁。 三岁识字,过目能诵。六岁写诗,七岁作文,落笔有神。 年刚二十,天..

赵秉文(原文及赏析)

【生卒】:1159—1232 【介绍】: 字周臣,晚年自号闲闲老人。 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生于金海陵王正隆四年,卒于哀宗天兴九年,享年74岁。他幼年勤学苦读,十七岁参加乡试,名列榜首。 世宗大定二十五年二十七岁时中进士,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