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原文及赏析)

【生卒】:1049—1100

【介绍】: 字少游,一字太虚,号邗沟居士,学者称淮海先生,扬州高邮(今江苏邮县)人。

少时丧父,侍母家居,借书苦读,研习文词。个性豪隽,喜读兵书。神宗元丰八年(1085)进士。

任定海主簿,蔡州教授,哲宗元祐初,苏轼荐于朝,任太常博士,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

哲宗亲政,新党上台,被贬为杭州通判,后徙处、郴、横、雷等州。徽宗即位后,秦观始得以复职北还,但不幸中途逝世于藤州。

秦观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齐名,号称“苏门四学士”。在四学士中他最受苏轼爱重。

诗、词、文皆工,而以词着称。

他的词艺术成就很高,当时即负盛名。

他是北宋以后几百年被视为词坛第一流的正宗婉约作家。秦词多描写男女恋情和哀叹本人不幸身世,感伤色彩较为浓重。

他极善于把男女的思恋怀想、悲欢离合之情,同个人的坎坷际遇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运用含蓄的手法、淡雅的语言,通过柔婉的乐律、幽冷的场景、鲜明新颖的形象和素描的笔法,抒发感慨。他所歌唱的爱情,真挚纯洁,绝少庸俗的色情描绘,所塑造的妇女形象,多是富有个性、受到损害的女子,而非般水性杨花之人。这在当时以男子为中心的封建社会里,带有一定的理想色彩,与一般封建士大夫的狎妓之作,品格自是不同。他所咏叹的哀愁,常富有身世之感,从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失意文人的不幸遭遇,也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秦观的诗风略似其词,清新可诵,王安石以为近似鲍、谢。但气魄显得较弱些。

其文长于议论,其史论喜欢标新立异;策论虽多针对时事而发,然见解泛泛,不免空谈。

秦观的赋今存《黄楼赋》、《吊镈钟文》、《浮山堰赋》、《郭子仪单骑见虏赋》、《寄老庵》、《汤泉》等。他的赋也写得精致而气魄不足。

曾被苏轼誉为有屈宋之才的《黄楼赋》,具有简练的特点,主题思想鲜明突出。

《吊镈钟文》也是精美的抒情赋。赋中就镈钟长期被埋没,出土后又被无知的县佐毁弃一事抒发感慨,指出“新故相代,未始云毕,纷然殊途,必有一出”。

对问题的看法比别人高出一筹,使人读后增强上进心。

为您推荐

王寂(原文及赏析)

【生卒】:1128—1194 【介绍】: 字元老。 蓟州玉田(今河北玉田县)人。生于金太宗天会六年,卒于章宗明昌五年,享年67岁。海陵炀王天德三年(1151)进士及第。 历任太原祁县令、通州刺史、中都副留守、中都路转运史等职。..

元好问(原文及赏析)

【生卒】:1190—1257 【介绍】: 字裕之,号遗山。 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县)人。祖系北魏的拓跋氏,乃唐诗人元结后裔,系元德明之子。 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卒于元宪宗七年(1257),享年六十八岁。他自幼好学,七岁能诗,受教..

李俊民(原文及赏析)

【生卒】:1176—1260 【介绍】: 字用章,号鹤鸣老人。 泽州晋城(今属山西)人。生于世宗大定十六年,卒于元世祖中统元年,享年八十四岁。 他自幼勤学苦读,成绩过人。 金章宗承安五年(1200),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应奉翰林文字。..

耶律铸(原文及赏析)

郝经(原文及赏析)

【生卒】:1222—1275 【介绍】: 字伯常,泽州临川(今山西陵川县)人。 生于金宣宗元光二年(1223),卒于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享年五十三岁。他是元好问的老师——郝天挺之孙,曾受教于好问。金亡后,家徙顺天,生活贫苦。 于..

刘因(原文及赏析)

【生卒】:1249—1293 【介绍】: 初名骃,字梦骥,又字梦吉,号静修。 河北保定容城人。生于元定宗后称制二年(1249),卒于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享年四十五岁。 三岁识字,过目能诵。六岁写诗,七岁作文,落笔有神。 年刚二十,天..

赵秉文(原文及赏析)

【生卒】:1159—1232 【介绍】: 字周臣,晚年自号闲闲老人。 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生于金海陵王正隆四年,卒于哀宗天兴九年,享年74岁。他幼年勤学苦读,十七岁参加乡试,名列榜首。 世宗大定二十五年二十七岁时中进士,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