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幕中文化词的异化翻译实证研究
以中央电视台第六套节目电影频道播出的原声电影Season of the Witch《女巫季节》和The Next Three Days《危情三日》为例,对它们的英文字幕中文化词的异化翻译进行实证研究。 笔者对两部电影从字幕的出现到结束这段时间中出现的英文字幕文化词进行了统计,重复出现的词语或比较相近的词语不重复计算(如人名)。《女巫季节》中出现的文化词有16个,分别是:1.Amen,2.God,3.baptized,4.Behmen,5.Jesus Christ,6.church,7.Lord,8.Priest,9.Witch,10.Severak,11.Holy water,12.monks,13.altar boy,14.cardinal,15.crusade,16.pray。《危情三日》中出现的文化词有10个,分别是:1.Pittsburgh,2.Lara Brennan,3.Jesus Christ,4.quarter,5.911,6.state,7.social security number,8.warrant,9.Homeland Security,10.Yetta Street。
《女巫季节》的文化词译文为(为了更好地进行对比,此处保留了英文,中文译文位于括号内,所有字幕译文均来自于中央6台的电影频道的译文):1.Amen(阿门),2.God(上帝),3.baptized(洗礼),4.Behmen(贝曼),5.Jesus Christ(耶稣基督),6.church(教会),7.Lord(上帝),8.Priest(牧师),9.Witch(女巫),10.Severak(赛维拉克),11.Holy water(圣水),12.monks(僧侣们),13.altar boy(祭童),14.cardinal(卡汀诺),15.crusade(十字军),16.pray(祈祷)。
《危情三日》的文化词译文为:1.Pittsburgh(匹兹堡),2.Lara Brennan(拉娜布伦南),3.Jesus Christ(耶稣基督),4.quarter(铜板),5.911(911),6.state(州),7.social security number(社会安全号码),8.warrant(搜查令),9.Homeland Security(国土安全局),10.Yetta Street(耶塔街)。
从上面的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到,《女巫季节》中出现的文化词基本上都是属于宗教文化范畴,因为影片讲述的故事纯粹就是圣经的故事,圣经是西方文化特有的,东方是没有这样相同的文化的,所以译者采用的是异化式的翻译方法。只有一个文化词译者采用的是归化的翻译方式,也就是第12个“monks”,译者把它归化翻译成了“僧侣们”。笔者认为应该异化翻译为“修道士”,因为僧侣是东方佛教中的说法,而修道士则是西方基督教里的叫法,两者的概念是不一样的。还有第14个文化词“cardinal”属于错误翻译,应该译成“主教”。还有两个文化词是与宗教无关的,一个是人名“Behmen”(贝曼),同样是西方文化特有的,中国人百家姓中没有使用这样的叫法的,所以采用音译的方法进行异化的翻译;另一个文化词 “Severak”(赛维拉克),是地名,也是西方特有的,在中国是没有这样的地方的,采用的也是音译的方法,同样是异化翻译。从以上实证统计我们可以看到,译者对影片中出现的文化词基本上都采用了异化的翻译方法。事实上,这些与宗教有关的文化词我们都无法采用归化的方法翻译,否则无法表达影片的内容,也无法呈现圣经故事的特色文化含义。虽然我们也有佛教文化,但是两者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所以异化翻译是译者唯一出路,只有这样才会体现影片的西方色彩,从而吸引观众对西方的宗教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
而《危情三日》则是描写西方社会的故事片,我们可以从出现的10个文化词看出:和宗教有关的只有1个“Jesus Christ”(耶稣基督),这是西方基督教所特有的,所以采用的是异化的翻译方法。剩下的都是和美国社会有关系的词语,属于社会文化,其中第1个“Pittsburgh”(地名)、第2个“Lara Brennan”(人名)和第10个“Yetta Street”(街道名)都是美国文化独一无二的,故采用的都是异化的翻译;剩下的都是与美国人生活有关系的词,其中“911”是美国2001年9月11日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在中国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911(即使在中文中也有相同的数字911)也是一个特定的异化词汇;“州”、“社会安全号码”、“搜查令”和“国土安全局”这些词汇在中国的社会文化中也是没有特定含义的,采用的也是异化的翻译方法;最后剩下一个就是“quarter”,译者采用的是归化的方法,把它翻译成“铜板”。笔者认为这绝不妥当,因为“quarter”是25美分(1美元等于100美分),和“铜板”的意思相差较远。电影字幕有一个特点就是观众可以既看到字幕又看到画面还听到声音,当他看到“铜板”的字幕时,看到的画面却是一个硬币,与中国人所熟悉的“铜板”(中国古代人所使用的货币,中间开有小孔)完全不一样,这会引起观众的疑惑,影片看到这里就会觉得看不懂,老外怎么可能使用铜板呢?笔者认为需要保留影片原有的文化色彩,让观众了解美国的货币,直接采用异化的翻译,译为“25美分”,简单又易懂,观众肯定会接受。
显然,从两部影片对文化词的翻译译文来看,译者对26个词汇中25个采用异化的翻译方式,1个采用归化的翻译方式(笔者认为这个文化词也须采用异化翻译),可以说基本上采用了异化翻译。从两部影片的题材来看,一部属于宗教题材,另一部属于社会生活题材。宗教文化的截然不同使得文化词的翻译必然采用异化翻译,另一部虽然是社会生活题材,有些社会文化或许有所相同,但关键的特有的文化词汇却使得字幕的文化词翻译必须采用异化翻译,最终两部影片都给中国观众带来了浓厚的西方文化色彩,让观众朋友们耳目一新,拓宽了文化视野,同时院线得到了高票房。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