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主要人物的原型形象及其隐喻

影片主要人物的原型形象及其隐喻

  原型批评(即神话批评)诞生于20世纪初,兴盛于50年代,是20世纪最重要的批评方法之一。它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文学类型的共性及演变规律。所谓原型,就是典型的、反复出现的意象。[1]“原始意象或者原型是一种形象(无论这形象是魔鬼、是一个人还是一个过程),它在历史过程中是不断发生并且显现于创造性幻想得到自由表现的任何地方。”[2]《控制》中,“反控制”的主要人物马克所处的各种社会关系及他在其中所表现出的各种行为具有“哈姆雷特”这一神话原型的最初模式。与此同时,“控制”的主要人物幕后神秘人相应的具有克劳狄斯的原始意象。

  在《哈姆雷特》剧中,王子哈姆雷特原是丹麦未来的合法继承人。而在外求学的他回国奔丧面临的不仅是自小就非常敬重的父亲的亡故,还有曾经贤淑的母亲的改嫁,叔父的上位以及恋人的疏远等。这对于一个年轻王子来说无疑是莫大的打击。偶然从父亲的鬼魂处听得父亲死亡的真正原因,更是令他痛苦纠结、郁郁寡欢。虽然对人与世界都怀有美好的认识与理解并相信人生,但他首先是人子,其次才是一个拥有人文理想的高贵的人。因此,他开始怀疑父亲的死亡果真是一场阴谋。于是在仅有的几位朋友的帮助下展开调查,确认父亲的死因后,经过复杂的思想斗争后,他便思谋和筹划如何开展复仇行动。最终,这个复仇故事以哈姆雷特和其他相关的重要人物在斗争中死亡为结局,宣告了一场悲剧的终结。

  马克与哈姆雷特的复仇都与阴谋有关。从各种社会关系来看,马克的“哈姆雷特”的原始意象在于他所面对的父亲、母亲、恋人的状态以及他对此的态度都具有文学人物哈姆雷特基本的现实生活模式,这表现在父亲死于他杀,母亲因而受到该事件的极度刺激而精神严重分裂,他在家庭的悲剧性变故中偶然幸存,青梅竹马的女友在成年后早已与他分道扬镳,甚至也在斗争中成为一定程度上的受害者。简单地说,“父亲亡故―母亲受伤―恋人远离”的模式便是目前马克的主要生活轨迹。他被控制的一切都源于他在一场事先被策划好的阴谋开始所做的伪证。他的行为受到神秘人密切的控制。马克家庭的残缺正是幕后人当初所为。日后,幕后人为了很好地控制马克,还以马克曾经的女友洁希以及她的儿子为要挟。

  不同的是,克劳狄斯的阴谋得逞后,哈姆雷特的母亲在丈夫的丧期内嫁给了克劳狄斯。马克的母亲却是因极度刺激患上精神分裂症。人类的情感,如同流水,在受到阻碍时就会变形。这是一种必然,也是一种继续存在的、趋利避害的需要和显现。马克的母亲的精神疾病就是这种情感变形的体现。表面上看,哈姆雷特的母亲未经历此种变形。但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这两人的不同经历之间却有着某种内在的同一性,那就是:从先前学者关于哈姆雷特“俄狄浦斯”情结的研究来看,在弑父娶母方面,克劳狄斯代替哈姆雷特完成了这个动作。由于这样的转变,哈姆雷特的母亲原有的哀痛因改嫁而转移并被这一婚嫁之“喜”所抵消。如此一来,在老哈姆雷特亡故的变故中,母亲并未长期承担这一痛苦,失落仅是哈姆雷特的事。因而,这场变故带来的精神刺激短期内并未伤及哈姆雷特的母亲乔特鲁德。从结局来看,乔特鲁德终究还是在这场阴谋引起的斗争中受到伤害(死亡)。这个结局一定程度上是她受“刺激”惩罚的一个内涵隐喻。也就是说,乔特鲁德的情感变形由改嫁这一事实而转化为一种更有利的变形,真正的情感变形在后来她的死亡结局中才得以最终显现出来。在马克这一普通的家庭里,幕后人的阴谋仅在夺财报复,并不涉及政治这一重大主题,因而,虽然手段残忍,却未承担克劳狄斯对于哈姆雷特所有的重要意义。马克的母亲因此受到的刺激无法转移而致使自己精神分裂。两位母亲的命运因偶然因素的差异而迥异。但这并不能改变儿子复仇行为的发生。显然,作为凶手的神秘幕后人具有克劳狄斯的原型。

  以各种矛盾冲突为中心,我们看到了马克一路以来的成长,正如我们了解哈姆雷特的经历一样。在相对客观的社会关系以外,马克与哈姆雷特在行为上也有惊人的一致性。

  儿歌是影片中母亲出场时疯疯癫癫唱到的,它再次回响起来是回忆中马克儿时和其他三个小伙伴一起唱的:“你拍一,我拍一,马兰开花二十一……”作为早期记忆,儿歌是马克乃至他的家庭曾经有过的童真与快乐的象征。时空颠倒,回到莎翁的笔下,这不难让我们想到曾经的哈姆雷特是如何的一位快乐王子,拥有温暖的家庭和光明的前途,高呼人是“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世界是“负载万物之苍穹”的赞歌。在马克和小伙伴们在楼上目睹了家庭惨剧的现场后,这首歌戛然而止并成为过去。在强烈的隐忍中,马克得以幸存。他为这段复仇从童年准备到青年时期。事实说明,马克复仇的对象――神秘人是一股凶残的黑社会势力。因此,这段由个人恩怨引起的复仇最终也负载着为社会惩奸除恶的大义。无论是往昔的快乐、复仇的动机、行为上的拖延还是复仇意义,马克的道路都具有哈姆雷特的行为轨迹。儿歌是今日的马克被压抑了的欲望的具体表现,这是关于美满的家庭与幸福童年的欲望。随着不幸的出现和时光的流逝,压抑越来越强烈,马克必将为之寻求出路。对此,他的复仇即是对压抑的一种发泄方式,从心理学角度讲,其复仇首先是一种自我释放,其次才是一种人的理性选择。

为您推荐

日本电影中的“死亡”文化原型

日本电影中的“死亡”文化原型   日本国民的死亡观源于对樱花的崇拜,樱花常用来比拟高尚的人的生命,樱花刹那芳华间消逝,使日本民族形成了悲观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日本的历史文化中存在一种追寻自我毁灭、自我升华的传..

影片人物对原型的超越:人文主义的胜利狂欢

影片人物对原型的超越:人文主义的胜利狂欢   然而,马克的“哈姆雷特”式形象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又被导演赋予了创造性新意。在对哈姆雷特的超越中,马克的形象彰显了人文主义者的成长新貌。而幕后的神秘人则被塑造为甚..

影片主要人物的原型形象及其隐喻

影片主要人物的原型形象及其隐喻   原型批评(即神话批评)诞生于20世纪初,兴盛于50年代,是20世纪最重要的批评方法之一。它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文学类型的共性及演变规律。所谓原型,就是典型的、反复出现的意象。[1]“原始..

黑人女性形象的建构意义

黑人女性形象的重新塑造

黑人女性形象的重新塑造   美国黑人的历史是一部被奴役、被迫害的黑暗历史。与黑人政治地位相对应,文学作品中的黑人形象也处于边缘化地位,毫无存在感可言,这在黑人女性的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直到20世纪60年代,伴随着..

电影女性形象对时代的影响

电影女性形象对时代的影响   (一)电影女性角色引领大众审美。三十年代的电影明星中,女性最为耀眼,几乎能撑起三十年代电影业的一片天。早期的女明星们也有当今明星相同的境遇――她们是美丽和时尚的代名词,无论走到哪都..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电影女性形象塑造的总体状况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电影女性形象塑造的总体状况   整体而言,中国电影在这一时期基本摆脱了休闲地位,塑造出一批反映社会现实且具有深厚文化内蕴的角色。此时的中国电影已逐渐站在社会改造的前沿位置,从二十年代电影的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