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传播要素与弱势群体信息表达之间的内在逻辑
本文在研究微电影的传播要素时发现,弱势群体与微电影联系起来,其内在的逻辑和线索可能是这样的:在现实社会中,弱势群体是容易被忽视的群体,宏大社会背景下主流叙事又缺乏底层表述,而几乎没有门槛的微电影就成为弱势群体进行信息表达的基本途径。为此,弱势群体的信息表达与微电影的传播要素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在此不准备再多展开笔墨一一罗列,当两者具有高度的共性时,研究就应讨论普适性问题了。首先,从传播主体来看,微电影从声音、文字到图像等叙事方式大多属于自我宣泄和个人喜好式的表达性质,重在“个人表达”。弱势群体常与边缘群体、社会排斥群体具有等同的概念。这尽管是一个虚拟群体,但他们表达的诉求多与生活、生存相关,微弱的声音具有强烈的个性化色彩。其次,从传播技术来看,微电影主要是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拍摄制作完成,一些简单的设备就可以达到信息表达的目的。在新媒体时代,对普通大众来说几乎是零门槛。弱势群体在所有正常途径都无法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常将自身处境通过新媒体呈现。对弱势群体而言,拍摄影像比文字描述更有现实可行性,弱势群体可选择影像方式对诉求进行表达,从而引发网络的关注,呼吁相关职能部门解决他们现实中的问题,这是通过镜像进行信息表达的胜利。再次,从传播效果来看,人们可通过手机、网络等多种平台观看微电影,受众可将注意力进行聚焦并形成相对连续性的个体观看行为,从而产生较好的传播效果。在现实生活中,弱势群体在微电影中的每一个微小的反应及支持,都有可能会形成强大的社会力量。弱势群体的“微弱性”容易引发社会的关注,身处底层的弱势群体被社会关注后力量感会一点点泛开,比呐喊更有力。最后,从受众需要来看,一是微电影这种形式较为新鲜,较易获得受众的关注;二是处于新媒体时代,相对于网络信息而言,人们对于个人隐私更有浓厚的兴趣;三是弱势群体通过微电影可获得个体话语表达的机会,对于没有更多话语权的弱势群体而言,如今也需要表达的机会和平台,微电影使人真正回归具有互动和体验特点的平民秀时代,从而满足了受众多种精神及情感体验。换句话说,微电影能否感动普通受众,表达弱势群体的心理需求,这是对微电影未来发展的考问,也是对微电影前景的一种审视。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