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的反思:3D电影感觉美学的感受
纵观3D电影,像《阿凡达》《泰坦尼克号》等影片,都获得了较高的票房,但其背后强大的制作团队与技术手段也更让我们慨叹不已。电影《泰坦尼克号》借助2D转成3D的过程中,利用300名工作人员,对每一个物体与角色都重新绘制其3D效果与深度,利用一年以上的时间才将其完全三维立体空间的效果呈现出来。“新技术把更多的文本、图像和再现带给全世界的人们。”[8] 3D电影《泰坦尼克号》导演卡梅隆不仅以浩大的泰坦尼克号沉船场面让我们身临其境,而且还加强了观者与剧中人物的联系,让观者拥有与角色人物之间的情感互动,真正形成3D电影观者体验后的感觉美学的形成。
2D电影中数字技术的运用已经让我们感受到画面的超越,声音的夸张运用,我们甚至能听到针落到地上,水珠落到手上等的音效声音,更让我们看到《2012》 里地球毁灭前的灾难。而这些又随着3D电影的呈现,从观影上发生着变化。从2D电影注重叙事及内容的传递,到3D电影超级精细的影像加工,在突破了画框限制的消失的边缘域下,大众的审美趣味发生了变化。在3D电影观影的神秘而黑暗的较大空间中,在三维空间的立体化场景传来震撼的声响,调动了我们视听感觉的全部注意力。观众现实的身体全然消失,完全融入其屏幕内的故事之中,影片中的角色与观众完全融合,使观众进入到暂时忘我状态,使身体感觉完成优于影像意义的呈现。因此感觉优于意义是典型的3D电影的审美体验。
作为法国后现代哲学家感觉美学的提出者,吉尔?德勒兹在科学、哲学与艺术的横向平面的基础上提出感觉美学。“德勒兹洞悉到了欲望、快感、主体性不能完全说明艺术的审美特征,从而以感受、生成、感觉取而代之,创造性地提出艺术是感觉的组合体,是纪念碑,把艺术视为际遇、事件、绵延和运动的过程,在时间、空间、身体的全景图中,通过色彩、音响、运动、力度、强度、节奏而生成感觉,从而实现了美学的真正转向。”[9] 3D电影带给我们全新的观影体验,从与画面中人物同呼吸和场景的赞同,到与时空影像的互动,沉浸,我们在其离散的、跳跃的幻影流中感受着时间交替,空间组合,光影变幻,音响力度等包围的节奏,从而生成超越于我思故我在的融入幻象中的感受之中,形成基于感觉、生成与感受的审美形式。
借助科技发展与艺术融合的3D电影让观众在消失的边框限制的边缘域下,有了身处于屏幕内场景中的幻象感觉,并随着声音的带入让观众有了身临其境的沉浸幻觉,在比真实场景更加真实的模型设计的超真实的三维空间中游走,从而生成比感知更加强烈的此时空下的超现实感,从而给予观众一种全新的感觉体验,这也是当下3D电影被大众接受与进行娱乐消遣的真正原因。正如杰出的,后现代理论家利奥塔在《话语,图像》中提出的,“后现代的感受性是图像性的,它使视觉感受性优于刻板的词语感受性,使图像优于概念,感觉优于意义”[10]。
[课题项目] 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等农业院校艺术素养课程教学方法创新研究”(课题编号:201406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