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动画的反思

对中国动画的反思

   (一)中国动画不会“变”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是博大精深贯穿古今的,中国动画创作者不应该忽略这些无价的瑰宝,这点我们不会“变”。或者可以说,我们的传统文化是难以逾越的。

   我们应该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充满信心,不应该让传统文化制约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应该发散自己的思维,比如有人觉得《功夫熊猫》中熊猫抢包子吃这一环节让人很疑惑,因为熊猫是吃竹子的,这就是传统思维的限制,突破这种思维的桎梏是重中之重。

   还有就是,中国动画创作者不敢贸然改编中国的经典作品,与时代脱节,不能平衡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关系。所以当内心的思维定式被打破,头脑突破禁忌,用现代的眼光进行创作,这样,中国动画才能够生生不息。

   (二)中国动画不会“不变”

   我们应该以谦卑的态度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不应该无视它。现在很多的中国电影人对自己的作品缺乏总结性和继承性,电影中很多有韵味的“老东西”已经消失不见了。

   现在,人们应该正视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哪些传统文化应该被继承,用什么样的方式去继承?这些问题不能一直摆在那,而不去解决。还有就是应该拿出什么样的诚意去继承传统文化?

为您推荐

美术造型元素在中国电影艺术中的运用

美术造型元素在中国电影艺术中的运用   电影艺术中的美术造型包括场景、人物、服装、道具、色彩几个方面,美术造型运用于电影艺术中甚至还参与到了剧本的讨论、后期制作,乃至于电影的主题和结构等方面。美术造型元素..

中国电影中时空营造与光影造型

中国电影中时空营造与光影造型   电影艺术既是视听综合艺术,又是时空艺术,电影美术在塑造电影时空方面具有兼容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电影利用美术的透视手段来营造电影的空间,通过一组组具有立体透视的镜头画面组合与剪..

中国电影艺术中色彩元素的运用

中国电影艺术中色彩元素的运用   色彩是美术作品离不开的重要元素,一幅美术作品通过不同的色彩基调来表达作品的主题思想。在中国色彩被人们赋予了不同的寓意,如白色用来表达对逝者的悼念和哀伤,白色也代表着纯洁;红色..

中国电影中美术构图元素的运用

中国和美国文化的融合

中国和美国文化的融合   中国和美国文化的融合是《功夫熊猫》的成功的关键。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不同,这导致他们的语言表达上不同,中国人比较委婉,西方人比较直接。浣熊大师不承认阿宝身份时用了直接..

《功夫熊猫》里的中国文化元素

《功夫熊猫》里的中国文化元素   尽管电影中所有的人物讲英语,但是中国观众对功夫熊猫绝不会觉得疏远。故事背景所在的“太平谷”,就以桂林和漓江为蓝本,每个场景都涉及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功夫熊猫》的主角是中国..

中国大陆电影“贺岁档”成因分析

中国大陆电影“贺岁档”成因分析   有消费需求就会有生产动力。受众是推动“贺岁档”发展的主要动因,这是因为:   首先,经济体制改革带来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同时,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也就日益增长,形成了人数众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