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产业链与后电影产业

电影产业链与后电影产业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电影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经历了近百年的中国电影进入一个高速发展阶段。业已形成的电影产业链在带来超高经济效益的同时,还扮演着文化传播的重要角色。但由于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冲击,加之我国电影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导致了观众整体需求与投资回报不稳定、持续盈利困难之间的矛盾,影响了电影产业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将电影产品打造成可持续消费产品,适应互联网冲击下的电影产业“新常态”,完善后电影产业市场开发,探索一条电影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就成了全球电影产业浪潮下中国电影人的重要课题。

  电影产业链具有系统、完整的结构。它包含策划、制作、发行、放映、衍生产品研发等几大体系,需要由很多相关行业:包括电影集团、电影制片厂、影视制作相关公司、电影发行机构、电影院线等通力合作完成。电影产业不仅是电影产品的生产、制作、院线推广、放映,还包括随片广告、音像制品的生产与发行,电视、互联网媒介的授权播放,电影主题衍生的电脑游戏、服装、玩具的生产与销售,以及主题公园的建设等一系列后电影产业的运营。除了电影票房收入外,所有和电影内容相关的产品及其收益,我们称之为后电影产业。从电影产业高度发达的美国的发展经验来看,后电影产业的总体产值一般为电影票房的4~5倍。随着电影投资、宣传和发行成本的持续增长,仅依靠院线收入已不能满足电影成本的回收和再生产。优秀的电影产品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电影院里,更大的商业价值体现在电影衍生产品,即后电影产业中。以迪士尼公司为例,它的产品王国颇具规模,2013年消费者产品营业额高达356亿美元,利润为111亿美元,高额的利润达到了迪士尼电影电视娱乐部利润的180%,成为产业重要的一环。[1]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产业,在生产形式和传播方式上都打上了“工业化文化”的烙印,拷贝复制的生产模式更体现了其工业化创制和市场化运作的特质。好莱坞电影产品收入构成为二八定律,即20%来自于票房,80%来自于非银幕营销。因此,大力开发后电影产业产品,完善电影产业结构,将电影产品打造成可持续消费产品,形成持续性盈利模式,明确电影产业中的文化内涵,才能保证电影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

为您推荐

新时期中国电影所面临的问题:产业和内容

新时期中国电影所面临的问题:产业和内容   考察新时期中国电影的应对和挑战之前,有必要就这个新时期进行一定的考量。对于中国电影的新时期认定,个人认为,2002年产业化改革至2010年为一个时期,这一段时期中国电影的发展..

电影《活着》的成功改编及对我国文化产业的提升意义

电影《活着》的成功改编及对我国文化产业的提升意义   (一)影片《活着》的影响。影片《活着》透过福贵一家的遭遇,反讽了曾经那个神话般的中国,让人思考人性的回归。电影与原着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用黑色幽默折射出时代的..

电影产业链与后电影产业

电影产业链与后电影产业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电影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经历了近百年的中国电影进入一个高速发展阶段。业已形成的电影产业链在带来超高经济效益的同时,还扮演着文化传播的重要角色。但由于互联网..

电影与文学的表意特点和区别

电影与文学的互融共生

电影与文学的互融共生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电影的视听优势给文学造成了挤压,使后者面临严峻的挑战。直观的影像画面能带给人更多直接的感官刺激,满足了现代人的娱乐需求,人们将大量的时间用在观看影视剧上,文学作品的..

电影改编的原因分析

电影改编的原因分析   影片《归来》意图为我们展示一对彼此相爱,却无奈于当时政治原因被迫分离但彼此不抛弃、不放弃的坚贞伴侣。其对原文的改编和取舍包含着多重背景原因。   首先,是电影这种表现形式的限制。电..

波兰斯基电影中悲剧意识的表现

波兰斯基电影中悲剧意识的表现   西方文艺作品中的悲剧意识由来已久。这一美学范畴建立在人对自然和现实生活的认识之上。当人意识到现实力量的强大,人性的弱点无法消除,人总是无法战胜这些横亘于生命之中,令个体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