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与文学的互融共生

电影与文学的互融共生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电影的视听优势给文学造成了挤压,使后者面临严峻的挑战。直观的影像画面能带给人更多直接的感官刺激,满足了现代人的娱乐需求,人们将大量的时间用在观看影视剧上,文学作品的读者随之减少。文学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文学作品是在被改编成影视剧后才被人们所熟知的,电影往往比原着更能引起关注、掀起话题。在文学阵地不断失陷的情况下,“艺术终结论”的观点不断被提起,西方着名结构主义思想家雅克?德里达在其《明信片》一书中说:“……在特定的电信技术王国中(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影响倒在其次),整个的所谓文学的时代(即使不是全部)将不复存在。哲学、精神分析学都在劫难逃,甚至连情书也不能幸免……”[3]电影所代表的新型复制性图像与文学之间仿佛真的变成了一场非此即彼的遭遇战。然而,如果从电影与文学的共存历程来辩证思考的话,会发现二者始终是互相借鉴和补充的,表意机制的差别既为其开创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又促进了彼此在创作和传播上的互融共生。电影的迅猛发展必然会给文学带来一定的冲击,但文学也会因此获得新的传播方式和发展机遇,而不是完全被取代,小说与电影的相互作用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一)电影从文学作品中汲取营养

  小说是备受电影青睐的一种文学体裁,从电影诞生之日起就与其结下了不解之缘。小说的题材范围十分广阔,农村、城市、官场、职场、战场、学校等各领域都涌现出许多杰出作品,涉及各色人物的别样生活,为电影改编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小说尤其注重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这些人物有着鲜明的个性和处事风格,给读者留下的印象也最深。电影选取小说中的典型形象进行改编,能够突出影片特色,吸引更多的观众,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在思想性上,许多优秀小说都有着极为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想性,对社会弊端和人性弱点做出鞭辟入里的批判,据此改编成功的电影也能获得深邃的内涵,从而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受作家风格的影响,小说的节奏、气氛、风格和样式往往各具特色,电影可以从中吸取各种不同的风格元素,通过营造场景氛围、控制节奏等打造出独特的风格。小说的语言或幽默俏皮,或辛辣讽刺,或诗意唯美,或细腻动人……有些电影的对白直接取自小说,也获得了十分出色的表达效果。在电影受众的开拓和传播上,一些着名小说本身就具有广泛的读者群,一旦被改编为电影,这些读者就会转化为观众,观众之间的口耳相传为电影的广泛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无形中扩大了电影的影响力。小说为电影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沃土,使其得以茁壮成长,有学者甚至提出:“电影就是文学――用电影表现手段完成的文学。”[4]这种观点虽不免夸张,却清楚地表明了文学对电影的影响之深。

  (二)文学作品从电影改编中获得新的发展契机

  小说也在与电影的互动中不断寻找新的发展契机。有些小说刚出版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由于电影的成功改编而获得了较高的赞誉,促使人们对其进行重新解读和评价;还有一些小说名着则通过电影改编不断地拂去历史的尘埃,焕发出新的光彩,例如,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受到世界各地读者的极大欢迎,除了作品本身具有的艺术价值外,改编自这部小说的电影《乱世佳人》的一再公映也是非常重要的推动因素。电影将小说的语言艺术转化成了视听艺术,文学修养不高的人在理解小说时可能会存在一些困难,但通过观看电影则能更为轻松地理解作品的主旨,不喜欢看小说的人却可能是电影的忠实爱好者。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阅读小说,而电影能够将小说中错综复杂的事件浓缩为几条主要线索,提取出关键人物,在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内展现出小说的精髓,为人们快速进入小说的意义世界提供了一条捷径。因此,小说实际是在利用电影潜在地扩大自己的传播速度和受众范围。在创作上,电影的视觉性特征也为当代小说家的写作带来了许多新元素,小说语言越来越重视色彩性和对比性,使读者在进行阅读想象时获得了丰富多样的“视觉”效果;有些小说还模仿电影的结构方式进行情节转换,将影视艺术的创作思维与叙事方式“嫁接”到小说创作中,营造出如“蒙太奇”一样的叙事效果,使小说的类型和风格更加多样化。虽然这些叙事元素和结构手段未必适用于所有的小说类型,却不失为一种可贵的尝试。通过对文学文本的大量改编,电影在提升自身艺术品格与内涵的同时为文学作品带来了新的面貌,使文学实现了影像化生存。正如张伟所说,“它改变了文学作品传统的阅读接受、传播以及创作模式,为文学作品的纯文字阅读和接受开拓了一个影像视听阅读的维度,形成了影像时代对同一作品进行文学与影像共读的局面。”[5]   因此,虽然以语言文字为表现形式的文学作品没有电影等影像文本的直观性和传播优势,使后者对语言艺术造成了某种挤压,但这种压力也会转化成语言艺术创新构思手法和写作手段的动力,促使其通过引入“蒙太奇”“空间架构”等影像化叙事手段拓展新的生存空间。二者始终在差异中互相借鉴和转化,借助彼此的异质媒介性扩大自己的传播范围,从而赢得更多的受众群体,不断创造新的发展契机。从文化研究的视野来看,电影所象征的影像时代与后现代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美国思想家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曾这样评价后现代文化:“可以说,一种崭新的平面而无深度的感觉,正是后现代文化第一个,也是最明显的特征。说穿了这种全新表面感,也就是给人那样的感觉――表面、缺乏内涵、无深度,这几乎可说是一切后现代主义文化形式最基本的特征。”[6]这一时期的图像也体现了后现代文化的症候,有着鲜明的身体指涉性和感官刺激性,既能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又呈现出浅表化和审美泛化的缺陷,缺乏深刻的内涵和意蕴。人们在迷恋过图像所带来的短暂感官愉悦之后,不会一直满足于这种表层的享受,而是会产生更深层次的审美诉求,这时图像只有与文学艺术携手,才能传达出深刻隽永的内涵。

  总之,电影与文学是一对互融共生的盟友,对二者的讨论应当避免将其置于互相对立的抵抗状态,进行非此即彼的情绪化判断,而是要以客观辩证的视角进行历史性的观照。正如有的学者所说,“随着网络文学和集体写作的强势崛起,文学的大众化和世俗化在所难免,文学不应在自暴自弃中跟着感觉漫无目的地随意滑行,应在借力影视媒介和网络媒介中重新找回昔日的自信与威力。”[7]而影视媒介也需要充分吸收文学乃至文学性的内容与材质,不能在过度商业化的操控中放弃了自我的无限潜能和种种可能,摒弃思想性去单纯地迎合人们的快感需求,否则便注定会被人们迅速遗忘。在尊重各自差异性的同时相互借鉴彼此的长处,通过不断地调整与创新实现优势互补,走向一种更为完善的表意形态,是电影和文学的双赢选择。

为您推荐

科幻电影中的教化者

科幻电影中的教化者   除了英雄和反派人物之外,在科幻影视作品中还有一类人就是主人公的教化者。充当教化者的人通常德高望重,充满智慧。这位教化者在主人公面临选择时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会用自己的智慧引导..

科幻电影中的英雄形象

科幻电影中的英雄形象   英雄是科幻影视作品中主要刻画的形象。这些英雄并不是一出生就是英雄,他们一开始也是平凡人,有着平凡的外表,做着最平凡的工作,为了养家糊口而烦恼,为了如何生存而忧虑。例如《变形金刚》中的主..

电影与原着的差异

电影与原着的差异   在小说改编为电影后,为了使观众更直观地了解和感受电影,故事的叙事视角发生了变化。原小说中以酋长作为叙述者,疯人院中每个人的外表、行为和思想,对人物的评价以及心理活动均通过叙述者酋长的角度..

港式电影集真实与演绎为一身

港式电影与大众审美的契合

港式电影与大众审美的契合   香港电影中的香港元素越来越多,尤其是影片中的港式动作设计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眼球。例如近几年上映的《叶问》《新少林寺》《杀破狼》等。在这些电影中有完美的港式动作设计,美轮美奂,令人..

原生态民族电影的价值

原生态民族电影的价值   原生态民族电影并不是一无是处的,由于其制作的手法和意义,使得原生态民族电影具备其他电影无法比拟的人类学价值,对人类学的研究视野进行了大力度的开阔。首先,随着少数民族的不断迁徙,使得少数..

“他者”对电影真实性的思考

“他者”对电影真实性的思考   “他者”就是指相对于我们来说所存在的不同群体,也就相当于研究者对一种文化、现象、民族进行全面的挖掘和研究,对区别于自身的文化进行全方面的阐述和展示。而原生态民族电影的他者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