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对原着中人性阐释的忽略

影片对原着中人性阐释的忽略

  严歌苓的小说关注人性的本质内涵,探索种种生存困境中微妙丰富的人性。《陆犯焉识》将目光投向中国最灰暗的时期,企图通过对知识分子人生际遇的书写及精神世界的探寻去洞察政治压抑下的人性。如果说冯婉瑜是女性意识的具象化,那么陆焉识则是探讨人性的切入口。

  原着中,陆焉识一夜间从高高在上的教授变为阶下囚,被送到西北荒漠服刑。“人的生命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那个特殊的地方似乎毫无价值,个体生命意识似乎已经泯灭,人不能做自己,可以冷血无情,可以退化成兽。”这时期知识分子受到了非人的虐待,个体意识彻底被湮灭,原始兽性取代了文明,原始欲望的觉醒、无望的寄托等一系列感情交织在一起加速了人性异化。而陆焉识对婉瑜产生“爱”正是在人性缺失、自尊凋落的枯寂中确认的。在枯燥寂寞的服刑期间,陆焉识对婉瑜的怀念基于人的原始欲望,同时,对婉瑜的拥有是其尊严被完全踩碎后唯一的安慰,因此,他对婉瑜的“爱”是畸形的。

  陆焉识获释后,依旧保留了在服刑期间的体态举止,这是政治重压对其人格造成的不可磨灭的影响。逃狱、与重庆女子的关系说明陆焉识骨子里仍有的叛逆,而到最终获释是陆焉识对儿女近乎献媚的服从表现出了他的人格在高压的打磨下出现的缺失,而他对婉瑜的情感,一定程度上也是在这种重压下形成的对生活的妥协。

  陆焉识从不可一世的骄傲公子变为忍气吞声的结巴老几,到“胆大包天”的逃狱焉识,再到平静淡然的苍老祖父的过程也正是人性遭戕害、人性异化与迷失、人性的自我救赎的过程,这是严歌苓对残酷政治下人性的畸变的反思。

  严歌苓为我们刻画的陆焉识是一个包含着善、恶、迷失、救赎等多面性的立体化的形象,而电影《归来》将陆焉识的人物形象平面化,将其塑造成为一个仅仅只有专

为您推荐

影片对原着中女性意识的解构

影片对原着中女性意识的解构   电影《归来》首先对原着中的女性意识进行了消解。严歌苓的作品中总是充满着其对女性主义精神的独特见解。首先,她注重挖掘女性身上的雌性内涵,并以一种“弱者不弱”的悖论模式来颂扬女..

女性主义及影片分析

女性主义及影片分析   20世纪初发起的女性主义运动对传统的科学观进行了深刻批评,对其以男权主义为基础的理性而又功利的社会进行反思,从女性角度出发,重构了科学观。不同流派的女性主义尝试着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运用..

集体主义在该部影片中的体现

集体主义在该部影片中的体现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孕育了闻名遐迩的东方文明。中国传统的价值观认为,个人价值是通过个人对社会所做的贡献来体现的。为什么个人所做的贡献越多,个人价值也就越大。中国人..

该部影片的跨文化交际效果带来的启示

影片里联系甚微的故事情节

影片里联系甚微的故事情节   这位导演的作品中没有寻常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常规的叙事结构。例如《奇异小子》,其中存在两条主线:一条是整天浪荡在城市街道中以杀害流浪猫为乐、沉醉于毒品、游手好闲、与神经不..

影片中人格意志之美

影片中人格意志之美   对于性的描述,在电影中没有留有过多的时间,但又能从每个情境中找到有关的对性的暗示,被西北风吹得高低起伏的高粱地里的蒙面男子,九儿因害怕而凌乱的步伐,拉紧了故事的节奏,布置悬念。但正是这强硬..

影片中人物的生命艺术

影片中人物的生命艺术   影片中的场景选取在一个长满野生高粱,名为十八里坡的地方。一眼望不尽的红高粱,代表着旺盛的生命力,也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坚忍不拔。晚夕时,经过一场血雨腥风后的十八里坡在那一片血红的落日余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