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情的内涵及作用
(一)移情的内涵
除了作为重要的电影表演原则以外,移情还可广泛应用于修辞学、心理学、教育学、美学、翻译学等领域。
移情对应的英语表达为“empathy”,也可称作“感情移人”,是指主体在对待外界客体时,将无生命的物体看成是有生命、有感觉、有思想甚至是有感情的事物,而主体本身也受到这种错觉的影响,与客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它以客体的审美特征同主体的思想、情感相互契合为客观前提,以主体情感的想象力、创造力为主观条件,是对客体行为的拟人化与主体情感的客体化的统一,是审美认同与情感共鸣的心理基础。总之,移情作用是将主体的情感转移到客体上,感觉客体也具有与主体相同的感情, 如当主体快乐时,所见之客体好像都在微笑;而当主体悲伤时,客体也仿佛在哀叹。女性细腻的情感使她们往往更加关注人的内心情感以及行为方式,因此女性观众在欣赏动画影片时,则更容易受到移情作用的影响,她们将更多的注意力投注于动画形象的外貌、衣着及心理行为上,同时也会更多地关注动画人物的情感世界。一旦她们发现人物角色的情感经历与自身极为相似时,这种无意识中所获得的情感契合往往促成移情心理的产生。[1]移情可以说是动画电影创作的灵魂,它赋予整部影片生命力和感染力,适当地运用移情可以使电影观众的内心得到震撼,从而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使他们久久难以忘怀。此外,移情还关注于电影观众心理功能的体验,将影片受众的情感提高到审美客体的地位,揭示了审美体验中包括电影观众心理错觉等的审美心理规律。
(二)移情在动画电影中的作用
动画电影凭借出色的人物刻画获得观众的认同,当电影观众与影片中的人物角色有着相似的情感经历时,这种情感上的契合能够促使观众主动将感情外射到人物角色的身上,进而对其感同身受,产生心理移情。在此过程中,电影观众将动画人物视作在情感上能够彼此相通的同类,并将随着影片情节的推进经历某种审美体验,而享受审美体验正是电影观众欣赏影片的原始动力,因此移情在电影观众整个“审美体验”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
1. 增加场景活力。一旦将场景构建起来,就需要故事情节以及人物角色为其提供强大的支持,因此电影情节的推进以及人物角色的对话和动作等都可以使场景变得丰富多彩,以达到烘托气氛、吸引观众并令他们移情的目的。而且能够使电影观众移情则意味着影片要善于利用与观众之间的情感互动,从而使影片更具生命力,更富感染力,使建立起来的场景更具实际意义,所以缺少与观众心灵沟通的影片通常不会取得预期的观众效应。
2. 增强艺术效果。艺术感染力主要是指一种能够引发艺术欣赏者产生心理共鸣的艺术力量。黑格尔认为一切情感的激发以及心灵对每种生活内容的体验,都会通过一种外在对象来引起内在的激动。[2]比如艺术家塑造艺术形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表达内心情感的过程,所以艺术作品通常凝聚着艺术家浓厚的真挚情感。因此,动画设计师也应将“真情实意”融入角色形象、场景设计、对话动作等的艺术创作中,并且借助多种表现手段使影片更具艺术感染力,最终与影片观众产生心灵的碰撞。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