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中时空营造与光影造型

中国电影中时空营造与光影造型

  电影艺术既是视听综合艺术,又是时空艺术,电影美术在塑造电影时空方面具有兼容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电影利用美术的透视手段来营造电影的空间,通过一组组具有立体透视的镜头画面组合与剪辑,在播映过程中又具有了时间性。银幕上的造型形象通过美术透视法则营造出逼真的虚拟空间,播放过程中的时间因素和运动因素,就构成了电影艺术性的重要元素。电影艺术利用美术、蒙太奇、摄像、表演和光影等手段,营造出来一个四维虚拟时空艺术。电影美术师在场景设计上要首先树立运动观念,设计出来的立体空间一定要与剧情相符合,更要考虑到摄像机镜头的特性和拍摄镜头的运动变化,拍摄出来的场景空间一定要具有真实性。如我国的神话题材的电影《神话》《人皇伏羲》《白蛇传说》等都利用了美术透视营造出逼真的四维空间场景。另外,美术讲究明暗关系,通过明暗层次进行艺术造型的塑造,那么电影也利用了光影效果来营造画面的明暗。运用光影效果营造出来的电影画面的明暗具有一定的叙事功能。如王家卫导演的电影中《花样年华》。大部分画面拍摄都很暗淡,既符合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也符合生活的真实,这样的明暗场景很好地烘托了人物的心情。电影离不开光影造型,美术利用光影塑造明暗关系,那么电影利用美术光影造型因素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为您推荐

从20世纪90年代的“第五代”看后殖民语境中的中国电影

从20世纪90年代的“第五代”看后殖民语境中的中国电影   张艺谋,陈凯歌及“第五代”电影在西方电影节所取得的荣誉,无疑是一个“光荣”与“胜利”。把在国际上获奖视为民族荣誉的象征,把西方电影节的评判设定为全世界..

从20世纪90年代的“第五代”看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二元发展

从20世纪90年代的“第五代”看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二元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显现了深刻的变化。中国处于一个全球化与市场化的时期,中国经济、社会、文化都在经历着高速的增长。这为中国带来了前所..

“第五代”与中国电影

“第五代”与中国电影   “第五代”具体是指“文革”之后1978年恢复高考制度后北京电影学院招入的第一批学生,即1982届毕业生。他们是“第五代”的主体。   “第五代”的出现凸显着新时期文化的基本方向。这一方..

中国动漫发展历史

当代中国电影对蒙太奇理论的运用

当代中国电影对蒙太奇理论的运用   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影响巨大,在我国当代电影中亦多有运用。比如在张以庆导演的纪录片《英和白》中,熊猫安静的趴在窗前向外张望,此时编导没有按照观众的一般性逻辑展示熊猫看的内..

中国电影在内生性增长上的“两极”突围

中国电影在内生性增长上的“两极”突围   如果大体上把中国电影的问题归结于产业和内容两方面的话,这种内生性的问题根源集中在内容层面,内容上来看,具有高质量的电影作品乏善可陈,反而,越是口碑好的电影在票房上总是不..

内生性增长理论对中国电影的发展

内生性增长理论对中国电影的发展   内生增长理论(The Theory of Endogenous Growth)是20 世纪80 年代中期的一个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分支,其核心思想是认为经济的持续增长并不必须依靠外在的资源环境推动,内生性因素的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