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与电影叙事的跨学科比较
小说《天下无贼》的叙事语言简练干净,温暖深情。小说上半部分主要叙事了一个命题:天下是太平的。不管是傻根生活的偏僻小山庄,还是傻根打工的大沙漠,环境都是非常单纯的。特别是赵本夫描绘的傻根与狼群的友好故事,更是感人至深。让人深信这个世界的善良与无辜。当傻根擎着电棒子,立在沙漠上开大会的时候,无疑是给人们翻开了一本狼性与人性的启示录。小说的前半部分,作者叙述的珠圆玉润、浑然天成,但在小说的后半部分,作者突然插入对刀疤脸的描绘以及对王薄王丽偷高官的故事的描写,对全文的结构稍有打乱。另外,小说文本在叙述王丽之所以下定决心一路保护傻根的动机方面,也是略有不足。仅仅是一个眼神,就下定决心保护一个陌生人,显然可以看出叙事动机的不足。
对比电影叙事,我们知道电影《天下无贼》是以王丽王薄夫妇为主要叙事人物的。王丽先是发现自己怀孕了,再是傻根在荒漠中救了她,为了不让无辜的小生命受牵连,也为了报答傻根的救命之恩,王丽决定不离不弃的保护傻根。对比小说,电影中这两个情节叙述就合理得多。
小说文本的叙事和电影文本的叙事相比较,小说的叙事注重文学性与意境的营造。相比较而言,电影叙事就要考虑到市民需求,要迎合大众的口味,如果仅仅是做文学意境上的追求,而忽略故事情节的合理性,就没有那么符合大众的口味。
电影《天下无贼》的巨大成功,是文学电影化运作的一次经典范例。小说与电影,文学与艺术的跨学科融合,必将使得两门学科都能迈入新的发展时代。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