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与电影主题的跨学科比较

小说与电影主题的跨学科比较

  先来看小说《天下无贼》的主题。《天下无贼》是江苏省作协赵本夫先生写于上世纪末的一篇不足万字的短篇小说,主要表达一种理想主义的诉求,一种温暖的关照。小说题目是四个字:天下无贼。这个题目看似平淡无奇,其实隐含了两层含义:天下本是太平的;保护天下的太平。这是一个美好的理想主义诉求。赵本夫先生自己说:“天下无贼是一个近乎美好的童话,一个肥皂泡”。小说中,傻根固执的认为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贼。在傻根的世界里,老家山里的一摊牛粪只要画个圈,几天后来拾,牛粪肯定还在。这是一种原始自然的淳朴,整篇文章,赵本夫先生都在表达一种天下本无贼,庸人自扰之的理念,都在努力使人们相信天下本来是太平的。

  而在电影中,冯小刚侧重表现的是一个贼的世界。这与小说中天下无贼的主题就背道而驰了。电影中王博说道:“我们为什么要掩盖社会真相,不让傻根看到生活的严酷?人们应该看到生活中真实的残酷”。以上可以看出,电影中提倡的观念是我们应该承认这个世界的不完美,而小说完全是描绘了天下一片太平的假象。

  由以上对比可知,从小说到电影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中的价值观已经改变。小说中对傻根的态度是褒扬提倡的,而电影中是一种贬义;小说表现的主题是对天下无贼的温暖主义诉求,而电影中则是对社会残酷现实的揭露。以上两点,我们就能比较出小说文本与电影版本的异同。

为您推荐

科幻电影中的教化者

科幻电影中的教化者   除了英雄和反派人物之外,在科幻影视作品中还有一类人就是主人公的教化者。充当教化者的人通常德高望重,充满智慧。这位教化者在主人公面临选择时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会用自己的智慧引导..

科幻电影中的英雄形象

科幻电影中的英雄形象   英雄是科幻影视作品中主要刻画的形象。这些英雄并不是一出生就是英雄,他们一开始也是平凡人,有着平凡的外表,做着最平凡的工作,为了养家糊口而烦恼,为了如何生存而忧虑。例如《变形金刚》中的主..

电影与原着的差异

电影与原着的差异   在小说改编为电影后,为了使观众更直观地了解和感受电影,故事的叙事视角发生了变化。原小说中以酋长作为叙述者,疯人院中每个人的外表、行为和思想,对人物的评价以及心理活动均通过叙述者酋长的角度..

港式电影集真实与演绎为一身

港式电影与大众审美的契合

港式电影与大众审美的契合   香港电影中的香港元素越来越多,尤其是影片中的港式动作设计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眼球。例如近几年上映的《叶问》《新少林寺》《杀破狼》等。在这些电影中有完美的港式动作设计,美轮美奂,令人..

原生态民族电影的价值

原生态民族电影的价值   原生态民族电影并不是一无是处的,由于其制作的手法和意义,使得原生态民族电影具备其他电影无法比拟的人类学价值,对人类学的研究视野进行了大力度的开阔。首先,随着少数民族的不断迁徙,使得少数..

“他者”对电影真实性的思考

“他者”对电影真实性的思考   “他者”就是指相对于我们来说所存在的不同群体,也就相当于研究者对一种文化、现象、民族进行全面的挖掘和研究,对区别于自身的文化进行全方面的阐述和展示。而原生态民族电影的他者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