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标准的实现方法
基于上述这四个标准,接下来我们将讨论如何实现这四个标准。实现“信”的方法有:直译、意译、直意结合译法;实现“雅”的技巧则更多停留在双语能力的驾驭上,谨慎使用低俗的语言;实现“美”的前提是译者熟悉电影故事情节,了解电影市场受众群众特点,能将电影情节当中“美”的元素甄别出来,带入到译制后的片名当中去;实现“异”的办法有音译和音意结合译法,除此之外,了解电影市场情况,知已知彼,避免雷同片名。本文接下来结合片名翻译实践和例子主要就“信”和“异”的实现方法--直译、意译、直意结合译法、音译、音意结合译法进行分析讨论。
(一)“信”之实现方法
直译:字对字翻译,注重保持原文的结构成分或句法规范,是最传统的译法,也是对原片名最忠实的一种译法,最直接、最全面地保留了原片名的形式和意义。比如Schindler’s List译为《辛德勒的名单》,Ice Age译为《冰河时代》,Silent Hill译为《寂静岭》,Iron Man《钢铁侠》,Kung Fu Panda译为《功夫熊猫》,I ‘m legend译为《我是传奇》等等。这些片名的翻译就达到了直译的严格的标准,实现了意义和形式的对应。
意译:雅各布森指出不同语言之间通常不存在完全的对等,意译正好解决了这种尴尬。意译,即用流畅的目的语传达原文含义,具有一定自由度,更注重于营造自然的阅读体验而不是对原片名语句结构和意义完整性的保留。例如:High School Musical译为《歌舞青春》,the pursuit of happiness译为《当幸福来敲门》。
电影Up 讲述了一个老人曾与老伴约定去南美洲瀑布旅行,却因生活奔波一直未能如愿,直到政府要强拆自己的房屋时才启用无数个热汽球带着屋子一起飞向瀑布实现承诺的冒险经历。这部电影如果直译成“上”,观众会困惑这里的“上”是指“上位”、“上天”还是“高级”呢?意译为《飞屋环游记》则很好贴合了电影情节。 再看一个汉译英的例子,《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意译为you are the apple of my eye。苹果是贯穿故事前后的一个线索,从柯景腾西装笔挺参加婚礼前吃苹果坏坏的样子,到回忆起沈佳宜送她的一件画有苹果的衬衫,以及一句“you are the apple of my eye”,apple在英语中的另一个意思是“珍宝”,所以片名暗喻“你是我最喜欢人。”可见意译出来的片名风味更加浓郁。
直意结合:相对于单纯的直译和意译而言,直意结合是最能体现中国人中庸之道的翻译方法,既弥补了直意的单调,又增加了意译的对原文的忠实性。比如Speed译为《生死时速》,Forrest Gump译为《阿甘正传》。
(二)“异”之实现方法
音译:人名、地名、物名在影片当中起着关键作用,并且已被人们所熟知的,或者音译可以营造一种洋溢着异域风情的氛围。
采用音译的例子有:Harry Potter译为《哈利?波特》,Troy译为《特洛伊》,Avatar译为《阿凡达》增加了异域色彩。还有一种片名最初采用意译,后来随着被人们所熟知而转变翻译策略改为音译的情况。如Casablanca译名从《北非谍影》到《卡萨布兰卡》。
音意结合:即一部分是音译,一部分是意译。以影片Hachi为例,Hachi是日语数字8的音译,在片中是一条日本秋田犬,叫小八。这条犬在主人意外去世后的九年时间里,每天风雨无阻地到火车站等候主人归来,直到最后死去。因此片名添加了忠犬二字点睛,译为《忠犬八公》。再比如Titanic译为《泰坦尼克号》,Garfield译为《加菲猫》,Shreck译为《怪物史莱克》,Robinson译为《鲁滨逊漂流记》,Philadelphia译为《费城故事》等。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