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片名翻译问题

电影片名翻译问题

  从中国翻译进口影片的历史来看,中国译制片生产始于1949年后。中国对国外电影片名的翻译,也应是有好几十年光景了。然而,在电影片名的翻译上,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问题一:影片译名与影片内容关系松散

  Roman Holiday译为《罗马假日》,影片讲的是欧洲某公国的公主与一个美国记者在罗马一天当中发生的浪漫故事。而这个译名跟故事内容本身的联系松散,不如译为《邂逅公主》更贴近于故事本身,也能吸引受众的期待。

  《赤壁》译为Red Cliff,不如The War of red cliff更具体明白。

  Revolution Road译为《革命之路》,这部影片是讲爱情和婚姻,影片名称只是男女主人公所居住的街道名,这种片名会让观众误以为是一部战争相关的电影。

  问题二:缺乏美感

  American pie在大陆译为《美国派》,香港却译为《美国处男》,实在是难逃露骨低俗。

  Three Idiots 译为《三傻大闹宝莱坞》,这部印度电影讲的是三个性格迥异的同窗的励志故事。单从这个译名来看,以为是一部傻里傻气,插科打诨的纯搞笑电影,然而观后发现整个剧情跟惊叹、赞美、努力有关,跟“傻”、“闹”无缘。还不如《寒窗三友》或者《寒窗三杰》有美感。

  问题三:缺乏新意

  动不动就是XX总动员,比如《超人总动员》、《玩具总动员》,总动员、魔鬼等字眼频繁重复使用。

为您推荐

电影片名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处理策略

电影片名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处理策略   尽管学界目前已经有不少学者都对英文电影翻译中的文化意象进行相关的研究,但鲜有系统谈论片名的文化意象翻译。由于观众对电影的第一感知来自于电影片名,而观众对片名的认知与接..

文化意象与电影片名翻译

文化意象与电影片名翻译   电影电影个客观物象在不同文化中可能存在不一致、甚至是文化意象是“一种文化符号,它具有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有的还带有丰富的意义,深远的联想,人们只要一提起它们,彼此间立刻心领神会..

电影片名翻译与创造性叛逆

电影片名翻译与创造性叛逆   电影片名的佳译往往能够提升电影的魅力,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与青睐。但是,电影片名集中体现了语言的鲜明特色,中英文电影片名却各自反映了其语言和文化特点,故中英文片名..

电影片名翻译中的接受美学与创造性叛逆

片名翻译四个标准

片名翻译四个标准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电影片名翻译应该达到的四个标准:信、雅、美、异。   信:严复倡导翻译应做到“信、达、雅”,奈达提出原文与译文对等的两个基本方向,即译文贴近原文的结构,或讯息应根据接受..

电影片名翻译问题

电影片名翻译问题   从中国翻译进口影片的历史来看,中国译制片生产始于1949年后。中国对国外电影片名的翻译,也应是有好几十年光景了。然而,在电影片名的翻译上,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问题一:影片译名与影片内容关..

一战对好莱坞电影业的显着推动

一战对好莱坞电影业的显着推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成为美国式文化向全世界推销的催化剂,不但使美国在经济上从债务国变成债权国,在政治上亦动摇了英法德等欧洲国家主宰世界的格局。也对美国电影的对外传播创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