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与哀伤的抒情基调
就目前出炉的留守儿童题材的微电影作品来看,现实生活带来的不足很快转化为抒情基调上的悲凉展示。尽管这似乎和童年这样的词汇并不匹配,但留守儿童在很大层面已经失去了正常儿童所拥有的生活情境。因此,此类微电影作品更多以灰色调的形式展示了留守儿童的生存底色。
留守儿童题材微电影选择的对象性环境一般为落后的深山和农村。尽管深山和农村实际上自有其审美韵味,但在此类微电影作品中,它的呈现必然和主体的介入发生密切的心态上的联系。表现在留守儿童题材微电影中的乡村世界更多的是以下意象的连接体:飞扬的尘土、破败的老屋、简陋的农具、粗糙的食物、陈旧的服饰和充满忧郁的脸。这一组组画面共同构成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场景。而这些场景又为作品的抒情性奠定了基础。也就是说,作为画面的内容为微电影的整体抒情进行了铺垫。在物质感极其匮乏的状态中,自然而然地滋生出现实的苍凉感。特别是当它们和现代化都市的风景进行对比的时候,恍若隔世的乡村世界被远远地踩在时代脚下,一种无力抗争的落寞情绪便无言地在作品中流淌开来。
除了画面背景的选择,留守儿童微电影在抒情的过程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另一个有力武器:眼泪。无忧无虑的童年在留守儿童这里显然是不可企及的童话。由于过早地承担了生活的重担,同时又要应对生活突如其来的意外。小主人公因此时常处于惶惑的情境中,眼泪便成为作品中多次出现的表达情感以及缓解情绪的意象。同时,在表现人物内在情绪的过程中,眼泪较多地出现在小主人公的脸上,成人相对较少出现流泪的场景。一方面这固然意味着成人对抗现实生活压力的强大,另一方面亦可看出成人在压力反复出现的过程中已经进入灰心绝望的状态。而儿童天真的一大表现则是情感表达的真实和率性。在一系列的微电影作品中,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有着流泪的经历,也就是说,作品并不遵循“男儿当自强”的教条和训诫,而是任由其展现生命情怀。此类微电影作品一再展现眼泪的丰富和宽广,实际是通过强调的方式反映其内在之痛,也就是当其生命不能承受的负荷出现的时候,主人公在缺乏外援的情况下,以此为抒怀的唯一手段。即便没有眼泪,主人公的脸亦始终紧绷,其沧桑超越了年龄的分区,其内在的深重感与整体画面的冷色调同构了留守儿童题材微电影的抒情本色。 生命是一次受难的过程,不经历风雨就不能见彩虹。对于儿童成长来说,适当的磨难有利于他们的成长,但当这种磨砺变得过于坚实、难以抗拒的时候,生命的正能量就难以表现出来,生命的质量也因其大打折扣。所幸,在社会的共同关注下,很多留守儿童救助中心成立了,留守儿童的笑脸也更加丰盈了。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再多的救助站也比不上一个完整的家,一个在父母身边度过的成长旅程。所以,要使留守儿童的生活彻底抹去悲哀的底色,最根本的在于改变他们的身份,也就是改变其“留守”的生存状态。而这作为一个社会化的系统工程有待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从悲情与哀伤的抒情基调的设置来看,留守儿童题材微电影的创编者已经“呕出一颗心来”,他们在被感动的情境下想要感动更多的人,以便最终达到呐喊的切实性效果。但从当下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情况来看,留守儿童现状的改变恐怕要经历超越简单的文艺文本所想象的限度。因而,赤子之心难免彷徨于无地。“每一类艺术,无论是绘画还是其他,都必须确定它自身最特殊的东西是什么――什么东西只属于它。”[2]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