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青春’,何为“怀旧”
追根溯源,青春电影是从美国的校园电影开始发端的,20世纪60年代传入日本,70年代末“青春片”的概念由日本影评家首次提出[2]。青春是电影艺术在任何时期都要呈现的永恒主题,也是在众多类型电影中能满足年轻人观影期待的一类电影,主要是以青年人为主体和表现对象,描述其生活和心理状态。然而青春也有许多形式文本的展示,近年来怀旧题材的青春题材电影文本较其他类型大受观众欢迎,一个重要原因离不开导演对怀旧风格的营造。
怀旧(也称为怀乡、乡愁等),英文的对应词是nostalgia。从西文词源角度考察,nostalgia源于希腊语的nostos和algia。Noostos是“返回家园”之意,algia即痛苦的状态,连起来便是指渴望回家之痛苦;后发展为病理学用语,又指“相思病”,包括沮丧、抑郁,甚至倾向自毁情绪等情绪的疾病;及至近代,“怀旧”的含义已经逐渐远离医学等应用范畴,指向个人的意识和社会文化趋势,被当做“某种人类疏离(estrangement)的基本状况”来谈论。[2]现实生活的缺失和快节奏的历史变迁和发展也是怀旧产生的重要因素。在面对惊慌失措和未知的未来面前,人们往往选择对已经逝去的岁月时光进行怀想而得取心理安慰,获得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
“怀旧给人们带来的并不仅仅是故事性,通过对那些过往的、色彩斑斓的、表象的重现,它营造出种种近乎真实的历史幻象,把观众带入到自己对过去的个体经验中去。这个过程中无疑会有作者的痕迹,但这里要强调的是读者的参与性。这个“参与”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对作者意图的“机械式”接纳,而是一种掺合了读者的个体经验的主观接受与共鸣”。[3]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