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宾斯基电影的空间挖掘方向

维宾斯基电影的空间挖掘方向

   尽管《加勒比海盗》系列为维宾斯基赢得了巨大的声望,但是真正为他赢得奥斯卡奖的却是2011年的动画片《兰戈》。镜头从对准加勒比的茫茫大海变换到了美国西部的浩浩黄沙,不难看出维宾斯基转型的野心。

   维宾斯基拒绝了继续担任《加勒比海盗》的导演,停止了对海洋空间的贩卖,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其难以再对海洋空间进行新一步的挖掘。维宾斯基的三部海盗电影中,海盗航迹跨越了东西半球,极大地满足了西方期待视野中对加勒比地区、东南亚地区以及太平洋深处的想象,对于西方观众来说,这些是相对陌生的,充满异国情调的地区,就17世纪的背景而言,也是尚未接受“文明开化”的贫瘠荒蛮之地。但是随着电影一部又一部地推出,观众的这种“陌生感”迟早会被消耗殆尽。毫无疑问,对于维宾斯基来说,西方的,尤其是美国的观众是他在选择题材时预设的观看对象。于是维宾斯基索性选择了美国人容易理解的,有清晰印象的西部作为故事空间。

   与之相对应的,作为奇幻电影,海盗系列中形形色色的奇人异事在叙事上也已经难以超越了,海洋能提供的娱乐、惊险趣味毕竟是有限的,如巨型章鱼、大漩涡等元素,新作要么就是沦为对前作的模仿和重复,要么不小心便有可能转变为《怒海争锋》《泰坦尼克号》中大气磅礴的现实主义路线,这便很容易影响整个系列的基调。而西部电影中的空间往往是荒漠角落,带着某种被现代遗忘的气息,何况《兰戈》的主角不是人类,更不是传统迪斯尼动画中光鲜亮丽、前呼后拥的王子,只是一只干瘦的小蜥蜴,尽管他也有胆小、虚荣的一面,但是心底里深藏的勇敢与善良还是会在特殊的空间中得以爆发。

   西部特有的空间本就对应着某种个人英雄主义的色彩(这一点无论中美电影都惊人地相似),画面又能营造出一种苍凉与孤独之感,这也就符合了兰戈在倍感无聊时在头脑中幻想自己成为英雄的心境。而西部小镇在美国人的集体潜意识中更是破败的代名词。影片中这个小镇便直接名为黄沙(Dirt),这对于兰戈是一个陌生的空间。也正因如此,作为一个外来者的他通过击败猎鹰意外地成为小镇上众多昆虫动物膜拜的英雄。这种“小人物变英雄”,“阴错阳差的命运召唤”的主题也是放在西部这一空间更为合适。为了更进一步地营造西部情怀,影片中充斥着大量的夕阳、枪战戏,尤其是当兰戈失意于公路时,出现了酷似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牛仔,使得整个西部空间更加“原汁原味”。

   综上所述,优秀的电影无不能在方寸之间表现大千世界。戈尔?维宾斯基善于把握剧本中的空间元素,在画面上给观众呈现出奇幻、广阔的内外空间,不仅能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且能调动观众的情感,在海盗系列电影情节并不复杂,甚至有点落入俗套的情况下,还能让观众凭借着视觉上受到的震撼,久久地沉浸在“海盗梦”中。

为您推荐

科幻电影中的教化者

科幻电影中的教化者   除了英雄和反派人物之外,在科幻影视作品中还有一类人就是主人公的教化者。充当教化者的人通常德高望重,充满智慧。这位教化者在主人公面临选择时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会用自己的智慧引导..

科幻电影中的英雄形象

科幻电影中的英雄形象   英雄是科幻影视作品中主要刻画的形象。这些英雄并不是一出生就是英雄,他们一开始也是平凡人,有着平凡的外表,做着最平凡的工作,为了养家糊口而烦恼,为了如何生存而忧虑。例如《变形金刚》中的主..

电影与原着的差异

电影与原着的差异   在小说改编为电影后,为了使观众更直观地了解和感受电影,故事的叙事视角发生了变化。原小说中以酋长作为叙述者,疯人院中每个人的外表、行为和思想,对人物的评价以及心理活动均通过叙述者酋长的角度..

港式电影集真实与演绎为一身

港式电影与大众审美的契合

港式电影与大众审美的契合   香港电影中的香港元素越来越多,尤其是影片中的港式动作设计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眼球。例如近几年上映的《叶问》《新少林寺》《杀破狼》等。在这些电影中有完美的港式动作设计,美轮美奂,令人..

原生态民族电影的价值

原生态民族电影的价值   原生态民族电影并不是一无是处的,由于其制作的手法和意义,使得原生态民族电影具备其他电影无法比拟的人类学价值,对人类学的研究视野进行了大力度的开阔。首先,随着少数民族的不断迁徙,使得少数..

“他者”对电影真实性的思考

“他者”对电影真实性的思考   “他者”就是指相对于我们来说所存在的不同群体,也就相当于研究者对一种文化、现象、民族进行全面的挖掘和研究,对区别于自身的文化进行全方面的阐述和展示。而原生态民族电影的他者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