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兼顾”的叙述方式
成荫,着名编剧、导演。成荫在他执导的《西安事变》一片中,摒弃了以往的“真实的大人物和虚构的小人物”的创作模式,注重历史的本来面貌,避免人物的脸谱化、符号化。这样叙事方式的采用为影片细腻而深沉的风格打下了基础。片中,导演将张学良、杨虎城将军以及蒋介石的性格做了细致入微的描绘,用大手笔概括历史全貌,同样用大手笔来刻画人物,注重历史的本来面貌呈现,将这三个主要人物与整个社会的联系阐释得非常准确清晰,再现了民族危难之际的大环境的压抑与阴沉。用细致来揭示生活事件本身存在的人物之间的微妙的内心较量与窥测;用深邃的洞察力来捕捉事物的本质。舍弃从国共斗争乃至阶级斗争入手,来设置人物关系和矛盾冲突的模式,而是将各种社会矛盾通过张学良、杨虎城与蒋介石之间的冲突反映出来。 ?v一?w摒弃脸谱化、符号化
例如,在塑造张学良、杨虎城将军时,用的是正面的描写,他们虽是同心同志,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彰显。如果按照以往“脸谱化、符号化”的塑造方式,恐怕都是一个面孔了。导演成荫很注重其中的微妙,将张学良、杨虎城几次面临国难危境前的忧心刻画出来,从而引发激愤软禁蒋介石的事件发生。即便是对软禁中的蒋介石的性格,导演也做了细致入微的描绘,不仅直接触及人物性格与命运,而且有力地影射出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和政治气氛,让人物形象一下就鲜活了起来,对以后作品中历史人物的塑造,具有开拓意义。
?v二?w用蒙太奇手段进行“串联”
导演成荫抓住发生西安事变的两条诱因作为主线索,并将其作为串联影片整体的结构框架。为了将这一点做得完美无缺,导演成荫将线索用平行蒙太奇的规律加以组织,使它们在平行发展的同时又能交相辉映。将事件本身的复杂性充分展示,同时又用“框架”来将它概括,将原本极尽曲折的时间处理得有条不紊,影片也因此获得了1981年度文化部授予的优秀故事片奖。
同样,由丁荫楠导演拍摄的影片《周恩来》同样是运用“大小兼顾”的叙述方式。影片融文献纪实与典型性为一体,在营造出凝重深沉的背景氛围的同时,又注意了对周恩来总理人格魅力的刻画,将他思想性的高度凝练于一个特定的时间段,选取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周恩来一生中的最后十年作为经典来塑造。同时运用统筹兼顾的叙述方式将“文化大革命”时间上的过去和现在前后呼应在一起,注重情节的融合性、统一性,将社会生活本身的复杂性和尖锐性进行凝聚。通过周恩来主观情绪的流程贯穿起来从而勾勒出完整的故事性和人物性,将周恩来智慧而丰满的内心世界完整地塑造了出来。再加上多空间、多环境的蒙太奇手法的运用,一代伟人的高大形象、人格魅力真实而完美地呈现于银幕上。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