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母:终结“母爱的戏剧”
“我们此时如何为人父”是鲁迅的主题。19世纪初他放眼于反对封建父权,提倡“醒悟的父母”:“自己背住重担,抗住漆黑闸门,放他们到自由的地方;从此快乐的活着,规矩做人。”鲁迅说的当代家庭关系,父母可以互调,并未强调“如何为人母”。重点在“当下”,是一个转折点,转到美好的将来。
后来鲁迅对自己的想法有了改变,对年轻人的“幻想”破灭后,开始改正为小一代“上进”而老一代“死亡”的概念。另外,据老友回想,鲁迅年老时打算写一篇“母爱”的文章,已经有草稿却未写出。他对冯说:“我在以后准备写‘母爱’了。我认为母爱伟大而恐怖,以至找不到方向……”
在鲁迅前期的作品中,不管是提倡父母“放飞子女”还是“成长后的死亡”,都在萌芽中,都是有力而虚幻的“空想”。张爱玲说到父母子女的关系矛盾时,却结合实际,不仅有自己与母亲的纠结经历,也有世态炎凉的感受。她认为“两代人中都各有付出”,这里的“付出”像牛毛一样细小且多。她没有用第一人称谈母亲的经历,且没说“应如何做人母”的壮志,更不敢占据“当代”的时间节点上,凭学校进步来区分“以前、现在”。鲁迅的论题到了她这里,变为狭隘但充满女性气息的版本,变为“如何做母亲!”平铺直叙的展现。
为您推荐
认母:终结“母爱的戏剧”
“我们此时如何为人父”是鲁迅的主题。19世纪初他放眼于反对封建父权,提倡“醒悟的父母”:“自己背住重担,抗住漆黑闸门,放他们到自由的地方;从此快乐的活着,规矩做人。”鲁迅说的当代家庭关..
反省母爱:母爱对孩子的影响
张爱玲撇去世人对母爱的看法,用反思母亲的态度去观察世间母亲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她摘去母亲身上的伟大光环,用笔尖展露出那些不美好的母爱和摇摇欲坠的亲情。
《小儿女》中最重要的..
关于“戏剧电影”的涵义辨析
我们通常把戏剧和电影当作极为相近的两种艺术门类,甚至有的学者将这两者混为一谈。但是,无论是从艺术起源、内容形式还是本质属性来看,这两者是有明显区别的。首先,它们的起源就是截然不..
母爱智慧,传递人性关怀
阿甘因为有智力上的问题,因此他和人的关系有点隔绝,这种隔绝是聪明人和正常人对他的排斥或者敌意。与外人沟通往来困难,因此,阿甘更加在意身边的人。通过阿甘的语言能够表现出阿甘和他母亲的关..
类型人物的戏剧定义
什么是类型人物?戏剧理论家乔治?贝克在《戏剧技巧》中阐述:“剧中人物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概念化人物,是作者立场的传声筒,作者毫不把性格描写放在心上。第二种是类型化人物,此类型人物特征鲜明,..
“母爱”不被“厚德”或“高尚”打动,人之所以为人,皆因自以为是的知觉和理解能力,这就是年老的鲁迅对“母爱的恐怖”理解。注重理解、着重理智、认为父母子女之间都要“自立”为人的概念上,张爱玲和鲁迅有着相同的观点。..